[发明专利]修复再生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71206.9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5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许开华;张云河;叶建;郭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H01M4/58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 | 代理人: | 肖珍 |
地址: | 448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复 再生 锂离子电池 石墨 负极 材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材料修复再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修复再生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90年代索尼成功开发应用以来,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电压高、比能量高、无记忆、自放电小、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数码相机等领域。近几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全球锂离子电池规模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与此同时,预计到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万至17万吨,而不足2%的回收率直接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负极材料占锂电池成本的30%左右,因此对报废动力电池中负极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应。电池经多次充放电循环后(尤其是动力电池的高倍率充放电),其负极材料(动力电池主要为人造石墨)由于体积变化会出现石墨片层剥离、过度溶胀、塌陷现象,层状结构遭到破坏,不能进行大电流充放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修复再生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方法。
由于负极的构造为由石墨、导电剂、增稠剂、粘结剂和集流体组成,其中,导电剂为碳材料,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粘结剂为丁苯橡胶(SBR),集流体为铜箔。本发明首先将负极材料与铜箔分离;再将负极粉中的增稠剂和粘结剂去除,得到石墨粉和导电剂;最后将石墨粉和导电剂重新石墨化改性,使得石墨粉重新石墨化恢复层状结构,导电剂石墨化成为可储锂的负极材料。再生出的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过充和循环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修复再生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石墨负极材料和水投入反应釜内,搅拌使石墨负极材料中的增稠剂和粘结剂Ⅰ溶于水中,釜内混合物经筛网过滤分离铜箔,再经离心机分离得到石墨和导电剂粉体混合材料;
步骤2,向上述石墨和导电剂粉体混合材料中加入粘结剂Ⅱ和石墨化催化剂,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物A;
步骤3,将上述混合物捏合后模压成型,在N2保护下,放入炭化炉中炭化处理得到炭化物料;
步骤4,将上述炭化物料球化整形,并在石墨化炉中进行石墨化处理;冷却后的物料经筛分、除磁性异物得到修复再生人造石墨负极材料。
所述步骤1中反应釜内的温度为25℃~80℃。
所述步骤2中粘结剂Ⅱ为石油沥青、中间相沥青、煤沥青和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用量占混合物A总质量的10~20wt.%。
所述步骤2中的石墨化催化剂为硼酸钠、碳化硼、氮化硼、碳化硅中的一种或几种,用量占混合物A总质量的2~8 wt.%。
所述步骤3中炭化温度为800~1500℃,保温时间为6~24 h。
所述步骤4中石墨化温度为2600~3200 ℃,保温时间为10~20 h。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报废锂离子电池中的负极材料经过本发明方法处理后,颗粒形貌规整,颗粒尺寸在20 μm左右;
将修复再生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作为负极活性材料,按质量比90wt.%的负极活性材料、5wt.%的丁苯橡胶(SBR)、5wt.%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用水作溶剂匀成浆料,将浆料涂在铜箔上,烘干后制成负极片;金属锂片为对电极;1M LiPF6溶解在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质量比1:1)的溶剂为电解液;在手套箱中组装成2025型扣式模拟电池。采用武汉蓝电充放电测试仪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测试条件为0.005~2V/0.1C,50次循环后材料的容量保持率为91.8~93.7%;
因此,报废锂离子电池中的负极材料经过本发明方法处理后,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得到恢复,具备可再生利用价值,可重新应用于锂电池市场。
综上所述,本发明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SEM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循环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将10kg涂覆有石墨负极的铜箔投入50L反应釜内,并加入40L水。控制釜内温度为50℃并持续搅拌4h,将混合物经80目筛网分离除掉铜箔,再进入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烘干后得到石墨和导电剂粉体混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12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的磷酸铁锂的再生处理方法
- 下一篇:从含钴电池中回收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