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玄武岩纤维加强带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0114.9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2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薛梦驰;顾利国;罗斌;董王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175/06;C09D131/04;C09D171/02;C09D7/61;C09D7/63;D04C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王健 |
地址: | 2152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玄武岩纤维 涂覆 加强带 弹性模量 硬脂酸聚氧乙烯酯 聚己二酸乙二醇 硅烷偶联剂 聚醋酸乙烯 纳米硅酸钙 乙氧基胺 脂肪酸胺 醋酸盐 季铵盐 聚氨酯 耐高温 柔软性 重量份 抗拉 耐磨 耐折 制备 编织 | ||
1.一种玄武岩纤维加强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玄武岩纤维加强带由涂覆有涂覆浆液的玄武岩纤维经编织后再涂覆涂覆浆液获得,所述涂覆浆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水 85~90份,
E型环氧树脂 2~3份,
聚己二酸乙二醇基聚氨酯 1~2份,
聚醋酸乙烯 0.5~1.5份,
纳米SiO2 2~4份,
纳米硅酸钙 1~3份,
脂肪酸胺醋酸盐 0.2~0.5份,
硬脂酸聚氧乙烯酯 0.1~0.3份,
乙氧基胺 0.2~0.3份,
季铵盐 0.1~0.2份,
硅烷偶联剂KH550 0.2~0.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玄武岩纤维加强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玄武岩纤维直径为10~15μm玄武岩纤维。
3.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玄武岩纤维加强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若干根玄武岩纤丝绞合加捻形成玄武岩纤维;
步骤二、将加捻后的玄武岩纤维通过放线架送入涂覆浆料池中均匀涂覆,所述涂覆浆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水85~90份、E型环氧树脂2~3份、聚己二酸乙二醇基聚氨酯1~2份、聚醋酸乙烯0.5~1.5份、纳米SiO22~4份、纳米硅酸钙1~3份、脂肪酸胺醋酸盐0.2~0.5份、硬脂酸聚氧乙烯酯0.1~0.3份、乙氧基胺0.2~0.3份、季铵盐0.1~0.2份、硅烷偶联剂KH550为0.2~0.7份;
步骤三、将连续涂覆浆液的玄武岩纤维通过辊轴处理,并通过张力控制进行整形,保证涂覆后玄武岩纤维外形尺寸均匀一致;
步骤四、将涂覆后玄武岩纤维通过烘箱干燥,烘干温度在200~300℃;
步骤五、将烘干后玄武岩纤维定型后,编织形成玄武岩纤维带;
步骤六、将编织后玄武岩纤维带再送入所述涂覆浆料池中;
步骤七、将连续涂覆浆液的玄武岩纤维带通过辊轴处理,并通过张力控制进行整形,保证涂覆后纤维带外形尺寸均匀一致;
步骤八、将涂覆后玄武岩纤维带通过烘箱干燥,烘干温度在200~3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玄武岩纤维加强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之前对涂覆浆料池中的涂覆浆液进行搅拌处理,搅拌时间为30~6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01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