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导线圈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69946.9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2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华炜;王兆连;李培勇;张义廷;路志强;葛珉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新力超导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6/06 | 分类号: | H01F6/06;H01F41/12;G01R33/381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26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导 线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导线圈及其制造方法,将缠绕好且每匝以及每层超导线之间具有一定缝隙的超导线圈,整体进行浸脂,并使树脂升温固化,从而固定每匝及每层超导线的位置,通过将超导线圈在真空环境下进行浸脂,可以使树脂分布均匀,增加浸脂成功率,每匝超导线之间以及每层超导线之间的距离为超导线缠绕时预设好的距离,距离可控,可以满足磁共振成像对超导线圈基础磁场均匀度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导线圈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已经成为现代医学成像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其成像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超导线圈中心成像区基础磁场的均匀度,因此超导线圈的结构设计及后续装配十分重要。
目前的超导线圈均是将超导线紧密缠绕在线轴上,并形成多层超导线层;各超导线层之间的超导线直接相接触,这种状态的超导线在载流状态下,相互之间会产生一定的排斥力,这种排斥力会使得超导线发生位置的移动,进而改变了超导线的位置和相对分布,从而会影响磁场分布的稳定性,最终会影响检测信息的准确性,因此对磁共振成像超导线圈超导线的固定至关重要。
在现有技术中,超导线圈多采取刷黑胶的方法固定超导线,即每绕一层超导线刷一层黑胶,靠强力固定的方式防止超导线位移,但绕线过程复杂,刷的黑胶厚度不可控制,从而导致超导线之间距离不可控,无法满足磁共振成像对超导线圈基础磁场均匀度的要求。
因此如何解决超导线圈的超导线位置不易固定、距离不可控等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导线圈及其制造方法,其可以解决超导线位置不易固定、距离不可控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导线圈,包括线轴和缠绕在所述线轴上的多层超导线,每层所述超导线之间均匀填充有树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超导线圈的制造方法,包括,
S1:将超导线圈在真空环境中进行浸脂;
S2:浸脂完毕后,将所述超导线圈置于常压中并加热所述超导线圈使树脂固化;
S3:固化完毕后,自然冷却所述超导线圈。
优选地,在对所述超导线圈浸脂时,当浸脂至所述超导线圈的预设位置处时,静置30-90min。
优选地,“将超导线圈在真空环境中进行浸脂”具体包括,
S11:将超导线圈安装在用于灌装树脂的密封抱箍内;
S12:将所述抱箍安装在干燥炉内;
S13:通过真空泵对所述干燥炉抽真空;
S14:将所述抱箍与搅拌均匀的树脂材料连通进行灌脂。
优选地,“通过真空泵对所述干燥炉抽真空”具体包括,
将所述干燥炉内真空度抽至≤1.0×10-2mbar后进行检漏;
检漏完成后进行第一次氮气置换,置换至常压后静置预设时间;
开启所述真空泵开始第二次抽真空,真空度达到≤1.0×10-2mbar后开始第二次氮气置换;
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所述干燥炉内放气率≤0.1×10-3mbar·l/min。
优选地,在“通过真空泵对所述干燥炉抽真空”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干燥炉内加热超导线圈温度达到50-70℃。
优选地,“将所述抱箍与搅拌均匀的树脂材料连通进行灌脂”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新力超导磁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潍坊新力超导磁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99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