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絮凝洗衣机控制方法和絮凝洗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67655.6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8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邓金柱;劳春峰;张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3/36 | 分类号: | D06F33/36;D06F34/22;D06F34/24;D06F35/00;D06F39/00;D06F103/20;D06F103/16;D06F105/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张则武 |
地址: | 400026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絮凝 洗衣机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絮凝洗衣机控制方法,絮凝洗衣机包括洗涤、漂洗过程分别进水进行洗涤的普通洗涤模式,和利用絮凝处理后的洗涤水和/或漂洗水执行后续漂洗程序的絮凝洗涤模式,所述控制方法对洗涤水的电导率进行检测,当检测值大于设定值时,控制絮凝洗衣机执行絮凝洗涤模式;当检测值小于设定值时,控制絮凝洗衣机执行普通洗涤模式。絮凝洗衣机执行絮凝洗涤模式时,对絮凝洗衣机内洗涤水的温度进行检测,以控制絮凝洗衣机执行与检测温度相对应的絮凝程序。本发明基于洗涤水电导率及温度对絮凝反应进行控制,使得絮凝效果更优良,节约了资源,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洗衣机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絮凝洗衣机控制方法和絮凝洗衣机。
背景技术
絮凝处理方法为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在洗衣机领域,当衣物经过洗涤产生污水后,对污水投放絮凝剂,使得污水中的污物变为絮凝物与水分离,对污水实现再循环使用。这种污水处理方式:高效、环保、节能且成本低廉。但是,由于使用絮凝剂对洗涤水进行处理时,若洗涤水絮凝条件不足或絮凝剂投放量偏差较大,均易导致絮凝效果变差。最终造成过滤容器的滤网严重堵塞,不能正常排水并且难以清理,导致絮凝处理水的过程不能正常进行。
现有的絮凝洗衣机,其絮凝剂的投放量和絮凝流程主要基于絮凝剂量、洗涤水量来计算控制的;或者检测反应后浊度、电荷量来进行反馈控制。但均未涉及影响絮凝反应的另外两个关键因素:自来水的温度和自来水的电导率。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洗涤水电导率及温度,对絮凝反应进行控制的絮凝洗衣机控制方法和絮凝洗衣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本发明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絮凝洗衣机控制方法,所述絮凝洗衣机包括洗涤、漂洗过程分别进水进行洗涤的普通洗涤模式,和利用絮凝处理后的洗涤水和/或漂洗水执行后续漂洗程序的絮凝洗涤模式,对洗涤水的电导率进行检测,当检测值大于设定值时,控制絮凝洗衣机执行絮凝洗涤模式;当检测值小于设定值时,控制絮凝洗衣机执行普通洗涤模式。
对洗涤水的电导率进行检测,是考虑到了水的电导率对絮凝结果的影响。当电导率不符合实施絮凝的条件时,即控制絮凝洗衣机不执行絮凝,避免了絮凝失效等后果,节约了时间和絮凝剂。
进一步地,絮凝洗衣机开始执行洗涤程序,对洗涤进水的电导率K进行检测并与设定值X相比较判断,若K≤X则执行普通洗涤模式,若K>X则执行絮凝洗涤模式。
在絮凝洗衣机开始执行洗涤程序时,对刚从外部供水管路中流入的洗涤进水电导率进行检测,充分考虑到了本次进水的水质对絮凝的影响。此处的水质主要与絮凝洗衣机使用地的供水和环境有关。
进一步地,絮凝洗衣机开始执行洗涤程序后,絮凝洗衣机开始向内桶中流入洗涤水,在流入洗涤水的过程中对不同时间段的进水分别进行至少一次电导率检测;和/或在流入洗涤水完毕后,对絮凝洗衣机内不同区域的洗涤水分别进行至少一次电导率检测。
对电导率的检测为分时段多次和/或分区域多次,保证了电导率检测的全面和准确,为后续的判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进一步地,絮凝洗衣机执行絮凝洗涤模式时,对絮凝洗衣机内洗涤水的温度进行检测,以控制絮凝洗衣机执行与检测温度相对应的絮凝程序。
由于水温为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之一,此处对将要执行絮凝的洗涤水温度进行检测,考虑到了水温对絮凝的影响,并将水温纳入了后续的絮凝控制依据里。
进一步地,所述絮凝程序包括低温絮凝程序、中温絮凝程序和高温絮凝程序,分别对应具有不同的絮凝剂投放量,所述絮凝剂投放量依洗涤后水温确定,温度越高所投放的絮凝剂越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76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