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巴西劈裂试验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67186.8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9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马秉红;张纯旺;宋选民;侯荣;张学成;王应;张俊杰;朱雪峰;李和;张日祯;樊有明;李日文;张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市焦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太原阁瑞矿山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4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申艳玲 |
地址: | 038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具 加载器 竖直线 巴西劈裂试验 模具 滑行槽 压力机 标准试件 模具整体 试件破坏 试验要求 圆心 磁力 加载点 线载荷 减小 试件 施加 试验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巴西劈裂试验的模具,模具整体包括竖直线性加载器和水平护持夹具,其中竖直线性加载器包括上竖直线性加载器、下竖直线性加载器;水平护持夹具包括右护持夹具、左护持夹具;其中左、右护持夹具通过自身的磁力将标准试件夹在中间进行固定,上、下竖直线性加载器分别通过上滑行槽、下滑行槽与水平护持夹具连在一起。本发明提供的巴西劈裂试验模具,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方便,试验精度高,既保证了施加的线载荷通过试件圆心,且两加载点连成直径的试验要求,又减小了试件破坏的范围,同时还对人和压力机起到了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巴西劈裂试验的模具,尤其是对圆柱形标准试件施加线荷载的试验模具。
背景技术
巴西劈裂试验在岩石力学与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来测量岩石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断裂韧度等,由于该方法试件加工方便,试验简单,是目前最常用的测定抗拉强度的试验方法。
巴西劈裂试验原理是用一个直径为d=50mm,长度为t=25±2mm的实心圆柱形试件,使它承受径向压缩荷载至破坏,按照布辛奈斯克半无限体上作用着集中力的解析解的叠加,可求得岩石的抗拉强度。本试验成功的关键是严格对中,防止试件承受偏心荷载,使用钢丝垫条时,要求钢丝垫条平行试件轴线,上,下两钢丝的连线为试件的直径,保证破裂面通过试件的直径。但是在实际试验中,很难达到上述要求。为了更准确、方便的试验,国内外采用的不同的实验方法,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推荐优先采用两个圆弧形模具进行加载,而国内一般采用直接将圆柱试件放于压力机承压板上或在承压板与试件之间加钢丝垫条两种方法进行试验。
采用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推荐的圆弧形模具加载方法,虽然可以实现较好的对中要求,尽可能的防止试件承受偏心荷载,导致试验结果出现偏差,但是由于圆弧形模具与试件之间不是严格上的线接触,测定软弱岩石试样时,可能对试验造成严重误差。
目前,国内做巴西劈裂试验的方法:一是直接将圆形试件放在压力机上进行加载,二是放在圆弧形的水平模具里进行加载。这两种方法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陷:
(1)适应性弱,应用范围小。上述这两种方法只适用于较硬的岩石试件,当岩石试件较软时,压力机会把圆柱形试件最上端和最下端压平,这时施加的不再是线载荷,对试验造成严重误差。
(2)可操作性差,费时费力。由于钢丝与圆柱试件接触为线接触,并且试验要求钢丝的连线为试件的直径,所以安装钢丝比较困难,可操作性差。
(3)无保护装置,当试件突然发生破坏时易造成试件的飞散。
针对以上巴西劈裂试验所面临的问题,巴西劈裂试验者亟需一种精确性高、适应性广、操作性强、安全方便的试验模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巴西劈裂试验的模具,以解决巴西劈裂试验中圆柱形试件施加严格对中的线荷载困难、安装钢丝麻烦、试验精确度低、试验的可操作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巴西劈裂试验的模具,包括水平护持夹具和竖直线性加载器;
所述水平护持夹具为方形结构,包括左、右护持夹具,两个部件左右对称设置;左护持夹具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一块磁铁,磁铁极性相同,磁铁之间设有橡胶防护件;右护持夹具与左护持夹具扣合成一个整体,右护持夹具的上、下端分别设有异性磁极,与左护持夹具的对应磁铁相吸引;左、右护持夹具扣合的中心为两个弧形组成的空腔,标准试件位于空腔的中心;标准试件的左、右两个弧形面分别与橡胶防护件的弧形面接触;水平护持夹具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上滑行槽和下滑行槽,上滑行槽内设有上竖直线性加载器,下滑行槽内设有下竖直线性加载器;
所述上竖直线性加载器和下竖直线性加载器呈上、下对称设置;上竖直线性加载器的上部为长方体底座,下部为三棱柱,三棱柱的底端为弧形面;下竖直线性加载器的下部为长方体底座,上部为三棱柱,三棱柱的顶端为弧形面;上、下竖直线性加载器的两个弧形面分别与标准试件的上、下表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市焦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太原阁瑞矿山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同市焦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太原阁瑞矿山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71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