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应变调控褶皱表面亲疏水性可逆转变的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65992.1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6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铎;张玲;赵东方;贾冉;高乃坤;颜为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02 | 分类号: | C23C14/02;C23C14/58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张宏松 |
地址: | 2501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伸 褶皱 可逆转变 亲疏水性 应变调控 正弦曲线 褶皱表面 硬质 亲疏水性能 柔性聚合物 薄膜形成 表面形成 可逆性能 拉伸应力 拉伸状态 柔性材料 无毒无害 接触角 调控 镀膜 基底 均一 薄膜 应用 释放 | ||
1.一种通过应变调控褶皱表面亲疏水性可逆转变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使用夹具将柔性材料基底进行拉伸,将处于拉伸状态下的柔性材料基底表面采用电子束蒸发或等离子体溅射的方式进行沉积一层厚度为0.1~0.5μm的硬质薄膜;拉伸为使用夹具将柔性材料基底进行拉伸,拉伸比例为50%- 65%,拉伸为单轴拉伸;所述的硬质薄膜为金膜、银膜或紫外氧化后的SixOx膜;
(2)将沉积硬质薄膜的柔性材料基底匀速缓慢释放拉伸应力,在柔性材料基底表面得到规则的褶皱结构;
(3)对已形成褶皱的柔性材料基底使用夹具进行连续逐级拉伸,每次拉伸增量为使形成褶皱的柔性材料基底延长0.05~0.1cm,并测试每次拉伸状态下的接触角值,匀速缓慢释放拉伸应力,实现不同程度表面亲疏水性的改变;拉伸次数为10~12次,拉伸增量总计1~5.6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应变调控褶皱表面亲疏水性可逆转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材料基底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或聚酰亚胺弹性材料,厚度为10μm~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应变调控褶皱表面亲疏水性可逆转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柔性材料基底的厚度为3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应变调控褶皱表面亲疏水性可逆转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材料基底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弹性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弹性材料按如下步骤制得:
(1)将聚二甲基硅氧烷与固化剂按重量比10:1配比混合均匀,在空气中静置30min,待预聚物中无气泡后将其浇注于硬质模板上,
(2) 然后放置在恒温干燥箱中,加热至50℃保持3小时,
(3)待冷却至室温后,从干燥箱中将硬质模板取出,用刀片剥离固化的PDM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应变调控褶皱表面亲疏水性可逆转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采用等离子体溅射方式进行沉积硬质薄膜,溅射真空度为10-1mbar ,电流为10mA,溅射时间为30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应变调控褶皱表面亲疏水性可逆转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缓慢释放时间为0.1s~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59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 一种用于信息存储的(GeTe)<sub>a</sub>(Sb<sub>2</sub>Te<sub>3</sub>)<sub>b</sub>基稀磁半导体材料
- 一种能进行亲疏水可逆转换的硅基底的制备方法
- 具有光触发释放机制的聚合物纳米载体
- 3D打印中的可逆聚合物
- 一种温敏性聚合物纳米粒子亲水性/疏水性可逆转变的方法
- 一种具有油下超疏水和超亲水可逆转变功能的纳米金属氧化物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可盐度控制相转变的可逆乳状液、其制备方法及转相方法
- 一种具有水下超疏油和亲油可逆转变功能的纳米金属氧化物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 pH响应性疏水疏油-亲水疏油可逆转变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 一种具有光致固液转变特性的偶氮苯分子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