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竹笋的初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65904.8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2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令狐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桐梓县康利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9/20 | 分类号: | A23L19/20;A23L33/10;A23B7/15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5632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笋 初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竹笋的初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竹笋,是竹子的幼芽,也称为笋。竹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竹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竹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竹笋加工成的即食小吃,例如红油竹笋、泡椒竹笋、香辣竹笋等,这些竹笋都各具独特香味和口味,给人一种鲜香美味的感觉,但是,这些即食的竹笋小吃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有的竹笋不易嚼烂或越嚼越干,最终在口腔中留下竹笋渣,不易吞咽,而这主要是由于竹笋极容易老化形成粗纤维,尤其是除了笋尖以外的部分,老化速度快,进而使得粗纤维的增加速度快,最终导致其含量极高,现有竹笋加工工艺技术上存在缺陷,均没解决竹笋老化速度快,粗纤维含量高这一问题。而实际加工时,也不可能只用笋尖,这样会极大的造成浪费,降低厂家利润。
2014年4月30日公布的申请号为2014100406373的中国专利“发酵酱香竹笋及其制备方法”,取竹笋去壳,放入清水中反复清洗干净,水煮杀青;取花椒、食盐、大蒜、丁香、乳酸钙、氯化钙和生姜与杀青后竹笋,添加食材,混 拌均匀,在超声波下超声,装入腌制器;取酱渣和果胶酯酶拌入到腌制器内,搅拌均匀,腌制;将腌制所得竹笋包装,灭菌,自然冷却,得到发酵酱香竹笋。该专利使用的酱渣中含有酵母菌、乳酸菌和红曲霉或其中的一种或一至三种,达到了防止竹笋老化和减缓竹笋老化的速度,提高竹笋营养和减少竹笋营养成分的流失的效果。然而,该专利虽使用了保脆作用的乳酸钙和氯化钙,在发酵前对竹笋进行了保脆处理,但是经过发酵处理后,由于竹笋表面和内部还残留有酱渣的成分,经过简单短期的清水冲洗也只能除去竹笋表面的酱渣,这样一来随着后期的长期存放,酱渣的成分仍能作用于竹笋,在酵母菌、乳酸菌的发酵作用下,竹笋逐渐变得疲软,酸臭,加大的影响到了竹笋的新鲜程度和色、香、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竹笋的初加工方法,以达到同时防止竹笋老化和质地疲软变质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竹笋的初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竹笋前期处理:采回的鲜竹笋,冷藏条件下运送至生产场地,去壳后洗净切成厚度0.5~1.0cm、长度5~7cm的笋片,置于≤5℃的条件下保存;
b、漂烫:将步骤a的笋片置于温度85~95℃的热水中漂烫3~5min后取出;
c、发酵:准备红曲酒糟和甜酒曲,按甜酒曲和红曲酒糟的重量比为1~3:95~100的量将二者混合均匀,制得腌料;准备容器,在容器底部先铺放一层0.5~1.2cm厚的腌料,再铺放一层3~4cm 厚的经过保脆的笋片,后续依次相间铺放腌料和笋片,在最上一层笋片的表面再铺一层腌料,然后置于25~30℃条件下发酵19~21天;
d、保鲜:准备大米,淘洗2或3次后,沥干水分,按沥干水分后大米重量的6~8%的量加入白醋,混合均匀;再加入发酵后的笋片,使笋片表面均包裹着大米,静置2~5℃放置15~20天后取出,清水冲洗除去笋片表面的大米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方案将竹笋切成厚度0.5~1.0cm、长度5~7cm的笋片,这样将整根竹笋切断,阻断养分的输送,进而阻碍老化过程养分的输送,达到一定的延缓竹笋老化的效果。
2、使用甜酒曲和红曲酒糟按重量比为1~3:95~100量将二者混合均匀作为腌料,红曲酒糟和甜酒曲的芳香物质伸入竹笋组织中,增加笋片的香味,腌料中的乙醇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乳酸、醋酸和氨基酸等反应产生多种风味物质,增添了竹笋的风味。使用红曲酒糟和甜酒曲,还能使制成的笋片具有米酒的香味和酸爽的口感。
3、本方案使用的腌料,以及采用的腌料和笋片的铺放方式,结合在25~30℃条件下发酵19~21天,在笋片发酵过程中,此发酵环境下能够较好的阻碍竹笋的老化进程,因此减缓竹笋的老化速度,进而使得笋片中的粗纤维的量减少,并减少竹笋中的营养物质和水分的流失,进而得到的笋片口感怡人,无纤维感,爽脆而容易嚼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桐梓县康利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桐梓县康利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59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腌辣椒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改进后的云南玫瑰大头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