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64485.6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2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松;席超强;胡泽安;许时昂;李建宁;丁美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复杂 地形 条件下 多道 瞬态 勘探 方法 | ||
1.一种用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如下:
(1)、测试检波器设备选型:
鉴于地表条件起伏不定,检波选用多台主频分别为4.5Hz的垂直分量检波器,尾锥采用易于插入山地地形的尖锥式,个别土质疏松处可利用长尾锥加长固定,检波器间距选择1.0-2.0m为宜,检波器个数可选用12-24个形成固定通道数;
(2)、以测点为中心布置观测系统:
数据采集时检波器布设以设计要求的测点为中心排列,结合地形条件进行观测系统布置,通常其勘探深度在30-50m;
(3)、现场数据采集:
布置检波器后,设定采集参数,进行现场数据采集;分别在检波器排列的两端各激发两次,收集相应的地震记录,采样间隔0.5ms,采样点数4k,总采样时间2s;
然后固定排列,移动激发点位置,通过重锤激发,锤击位置在排列的延长线方向,在测线两侧分别以2m、4m为偏移距敲击4次,激发点按两端各激发两次,偏移距分别为2、4m;固定各检波器,形成以测试点为中心,共激发4次,即一个测点采集四组数据,利于进行综合对比判断;
(4)、数据处理与解释:
由于激发位置的岩性不同导致采集地震信号频率直接存在差异,多道瞬态面波法的勘探深度与波长较大的低频信号密切相关,通过两侧不同偏移距激发,并通过对频散谱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控制面波数据以及反演结果质量;
对面波记录进行频散计算、频散曲线提取、遗传算法反演,确定地层的面波速度结构;同时可结合不同测点,对整个测线进行面波速度剖面显示,依据不同速度分层对地下介质结构及构造异常等进行精细分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布设检波器时,当地形条件为非倾斜时,根据现场条件选择同一水平标高布置测线,多个检波器以近似同一标高直线形展布或是弧形线为主进行检波器布置及数据采集;
当地形条件为山形倾斜时,以测点为中心,多个检波器在山形倾斜方向进行测线布置,各检波器通过电缆与地震仪相连,在排列的下部激发,固定排列,移动激发点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44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装袋(山葡萄配制酒)
- 下一篇:包装盒(益生活力礼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