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决超高层建筑不同结构间变形不协调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64381.5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6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进红;汪潇驹;王益民;蒋伟伟;李东华;巴盼锋;兰永秋;赵庆新;孙莛钧;陈永祥;张雪斌;李素霞;梁权;吴余;谢振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G01N3/08;G01N1/28;G01N1/32;G01N1/34;G01Q6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2 | 代理人: | 陈芳 |
地址: | 10007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模量 胶凝材料 超高层建筑 外围混凝土 框架结构 核心筒 钢板剪力墙 变形 施工 混凝土 混凝土原材料 有效解决 粉煤灰 协调 配合比 变性 矿粉 测试 水泥 调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超高层建筑不同结构间变形不协调的施工方法,所述超高层建筑包括核心筒钢板剪力墙和外围混凝土框架结构,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胶凝材料,包括水泥、粉煤灰和矿粉,每种胶凝材料分别选取两个不同产品;步骤2,分别测试每个胶凝材料的弹性模量;步骤3,选择弹性模量较低的胶凝材料用于施工核心筒钢板剪力墙;选择弹性模量较高的胶凝材料用于施工外围混凝土框架结构;步骤4,在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更换弹性模量不同的胶凝材料,实现对混凝土徐变性能的调控。本发明方法通过调整一种或多种不同弹性模量混凝土的原材料,有效解决超高层中核心筒和外围混凝土框架结构变形不协调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决超高层建筑不同结构间变形不协调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及施工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城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然而,超高层建筑因其高度较高,所以相对于一般的高层建筑又有其新的特点,并且由于设计、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工程经验不够成熟,在超高层建筑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工程问题。
通常情况下,超高层建筑由核心筒和外围混凝土框架结构组成。当前工程中对于超高层变形控制主要是在设计及施工早期阶段采取一些补偿措施,如超高补偿法、超前施工法等,通过这些方法的实施以保证核心筒和外围混凝土框架协调变形,避免混凝土开裂,使结构满足设计标高要求,而对于超高层建筑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协调没有太多考虑。随着时间的推移,超高层两种结构间的竖向变形差异会越来越大,其变形不协调会对超高层工程的耐久性产生重大影响,有些结构变形差异造成的裂缝还会对建筑结构的承载力产生影响,致使整体结构安全出现问题。
因此,对核心筒和外围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积极有效的变形调控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在超高层结构中核心筒钢板剪力墙结构竖向变形小于外围混凝土框架结构。因此,对于超高层核心筒钢板剪力墙,需要增大结构徐变,对于超高层外围混凝土框架结构,需要减小结构徐变。这样可以保证超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核心筒-钢板剪力墙与外围混凝土框架结构变形协调,不会有裂缝产生。
本发明以胶凝材料弹性模量为划分依据,为保证强度及耐久性,采用矿物掺合料双掺技术,合理调整胶凝材料的搭配。解决超高层建筑的核心筒和外围混凝土框架结构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不协调,影响超高层工程的耐久性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是:
一种解决超高层建筑不同结构间变形不协调的施工方法,所述超高层建筑包括核心筒钢板剪力墙和外围混凝土框架结构,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获取胶凝材料,包括水泥、粉煤灰和矿粉,每种胶凝材料分别选取两个不同产品;水泥包括第一水泥和第二水泥,所述第一水泥与第二水泥化学成分相同但成分比例不同;粉煤灰包括第一粉煤灰和第二粉煤灰,所述第一粉煤灰与第二粉煤灰化学成分相同但成分比例不同;矿粉包括第一矿粉和第二矿粉,所述第一矿粉与第二矿粉化学成分相同但成分比例不同。
步骤2,分别测试第一水泥、第二水泥、第一粉煤灰、第二粉煤灰、第一矿粉和第二矿粉的弹性模。
步骤3,分别从每种胶凝材料的两个不同产品中,选择弹性模量较低的水泥、粉煤灰和矿粉作为第一混凝土原材料,用于施工核心筒钢板剪力墙;再从每种胶凝材料的两个不同产品中,选择弹性模量较高的水泥、粉煤灰和矿粉作为第二混凝土原材料,用于施工外围混凝土框架结构。
步骤4,根据建筑结构设计对徐变性能的要求,在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更换弹性模量不同的胶凝材料,实现对混凝土徐变性能的调控;若要减小混凝土的徐变性能,将一种或多种低弹性模量的胶凝材料更换为高弹性模量的胶凝材料;若要增大混凝土的徐变性能,将一种或多种高弹性模量的胶凝材料更换为低弹性模量的胶凝材料。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测试胶凝材料的弹性模量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燕山大学,未经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43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