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餐车用泡沫夹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64131.1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6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平;白杰;袁彬彬;李文君;袁源;陈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9C70/36 | 分类号: | B29C70/36;A47B3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 餐车 泡沫 夹心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航空餐车用泡沫夹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在航空餐车模具(1)的模腔内依次铺设外纤维织物层(2)、泡沫芯(3)、内纤维织物层(4)和脱模布(5),所述脱模布(5)上设有导流介质(6),在所述脱模布外层铺设真空袋(7)进行密封形成密闭系统,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密闭系统抽真空后注入树脂,待完全浸润后,密封、固化、冷却和脱模,即得航空餐车用泡沫夹心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泡沫芯(3)设有连通的孔(15)和槽(14),所述孔(15)、槽(14)和导流介质(6)促进所述树脂的浸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餐车用泡沫夹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15)的孔径为2-3mm、孔密度为300-500孔/m2,所述槽(14)的槽宽为2-3mm、槽深4-5mm、槽密度为60-100根/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餐车用泡沫夹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纤维织物层(2)和内纤维织物层(4)独立地是1~6层选自玻璃纤维、碳纤维和芳纶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任意组合,所述织物独立的选自经编织物、纬编织物、多轴向织物和二维编织织物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餐车用泡沫夹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或苯并噁嗪树脂,所述树脂无溶剂稀释,初始粘度为200-1000mpa·s,操作时间高于2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餐车用泡沫夹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分为两步:先加热至40-75℃预固化1-4h,再加热至80-110℃固化2-6h,所述导流介质(6)为铺设有缠绕管的导流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餐车用泡沫夹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由连接真空系统(11)的抽气管(12)与设置在真空袋(7)上的抽气管路(13)实现,所述注入树脂,由连接树脂桶(10)的注胶管(9)和设置在真空袋(7)上的注胶管路(8)实现,所述注胶管路(8)与设置在导流介质(6)上的注胶口(16)相连,所述抽气管路(13)与设置在导流介质(6)上的抽气口(17)相连。
7.一种航空餐车用泡沫夹心复合材料,包括增强材料铺层,所述增强材料铺层包括外纤维织物层(2)、泡沫芯(3)和内纤维织物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芯(3)设有相互连通的孔(15)和槽(14),在增强材料铺层的各层缝隙内、孔(15)和槽(14)内均充满浸润其中并固化的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航空餐车用泡沫夹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孔(15)的孔径为2-3mm、孔密度为300-500孔/m2,所述槽(14)的槽宽为2-3mm、槽深4-5mm、槽密度为60-100根/m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航空餐车用泡沫夹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纤维织物层(2)和内纤维织物层(4)独立地是1~6层选自玻璃纤维、碳纤维和芳纶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任意组合,所述织物独立的选自经编织物、纬编织物、多轴向织物和二维编织织物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航空餐车用泡沫夹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或苯并噁嗪树脂,所述树脂无溶剂稀释,初始粘度为200-1000mpa·s,操作时间高于20min。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航空餐车用泡沫夹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芯(3)为1层,选自聚氯乙烯泡沫、聚氨酯泡沫、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和聚醚酰亚胺泡沫中的一种,泡沫芯(3)密度为30-100kg/m3、厚度为6-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未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41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