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松籽的物理保鲜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063889.3 申请日: 2016-11-28
公开(公告)号: CN106578033A 公开(公告)日: 2017-04-26
发明(设计)人: 汪超;胡开群;李冬生;吴茜;石勇;徐宁;胡勇;周梦舟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A23B9/00 分类号: A23B9/00;A23B9/06;A23B9/18;A23L5/20
代理公司: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代理人: 涂洁
地址: 430068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物理 保鲜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保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松籽的物理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松籽是蔷薇科杏的种子,分为甜松籽和苦松籽,主要含有蛋白质、脂肪、糖、微量苦松籽苷。中药典籍《本草纲目》中列举松籽的三大功效:润肺,清积食,散滞。清积食是说松籽可以帮助消化、缓解便秘症状;《现代实用中药》记载:“松籽内服具有轻泻作用,并有滋补之效。”对于年老体弱的慢性便秘者来说,服用松籽效果更佳。研究者认为,松籽中所富含的多种营养素,比如维生素E,单不饱和脂肪和膳食纤维共同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心脏病的发病危险。样本中85位中老年志愿者(平均年龄56岁)的总胆固醇水平降低了7.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了9%。也未造成体重的增加

现今,根据松籽的营养特征,已有相关研究者开发出多种松籽保鲜方法,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510741770.6“一种保质期长的苦松籽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510741908.2“一种环保型苦松籽及其制备方法”等。研究内容均是使用了化学物质浸泡,然而,化学物质浸泡处理不可避免的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工艺方法简单可靠、能长时间保鲜、保色,口感好、无化学试剂残留,营养价值高的松籽的物理保鲜方法。

本发明松籽的物理保鲜方法为,先使用近似超临界状态的艾蒿精油气体对新鲜松籽进行高压渗透处理,然后再对松籽使用高压电场电晕放电处理,最后经真空包装后冷藏。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浸泡清洗:将新鲜松籽浸没在超纯水中,清除松籽表面的杂质和灰尘,然后超声1.5~2.5h;

(2)、沥干:将经超声处理后的松籽在避光、低温条件下快速沥干,然后装入高压气室中;

(3)、高压渗透处理:将艾蒿精油添加到加热室中,在恒温100-120℃促进艾蒿精油的挥发,利用高压泵将挥发的艾蒿精油气体泵入到装有松籽的高压气室中,并对高压气室加压并保持在10~14MPa,使艾蒿精油气体密度达0.68~0.85g/cm3的近似超临界状态,处理时间为40~70min;

(4)、真空高压电场电晕放电处理:将经高压渗透处理后的松籽装入高压电场电晕放电装置中,在真空状态下进行高压电场电晕放电处理;

(5)将经空高压电场电晕放电处理的松籽真空包装,放入脱氧剂,于1~5℃条件下冷藏保鲜。

所述步骤(2)中,所述沥干后进行气流吹拌处理,用网带式气流干燥机在40~70℃条件下,干燥30~50min;

所述步骤(2)中,沥干时控制低温温度为10~20℃。

所述步骤(4)中,控制高压电晕场强度为120~180KV,处理时间为13~18h。

步骤(4)中,控制真空度在2000~2500Pa。

所述步骤(4)中,所述高压电场电晕放电装置至少包括金属板和放电针,所述松籽在金属板上的最大平铺厚度为10~20mm,放电针与金属板最小距离为35~55mm放电针之间的间距为50-60mm。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发明人对松籽的物理保鲜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在众多天然杀虫植物中选择了艾蒿,利用艾蒿精油的挥发起到抑菌杀虫作用,但发明人又发现,由于松籽具有较厚的表皮,仅以普通熏蒸或浸泡等方法,难以使艾蒿精油渗透至松籽内部。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先利用恒温环境促进艾蒿精油的挥发,然后在高压条件下使挥发出的艾蒿气体表现为近似的超临界状态,使之具极强的渗透能力,从而能够渗透到松籽内部,获得优异的抑菌杀虫效果。

所述艾蒿具有强挥发性,因为也会使松籽上残留激刺性味道,影响松籽的口感和香味,对此问题,发明人对松籽进行真空高压电场电晕放电处理,利用电晕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离子束使残留在松籽中的艾蒿气体分子能量增大,引起链状分子团之间氢键的断裂,从而破化艾蒿中的挥发性成分分子结构,快速有效的消除艾蒿带来的激刺性味道,同时,发明人还发现真空高压电场电晕放电处理也对松籽里面的虫卵具有杀灭作用。而抽真空环境下,一方面能强化高压电晕场的作用效果,还能进一步去除异味,彻除解决使用艾蒿精油来的种种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38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