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的石墨负极的再生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62077.7 | 申请日: | 2016-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5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郝德利;叶丽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赫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H01M4/5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34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石墨 负极 再生 处理 方法 | ||
一种环保的石墨负极的再生处理方法,把石墨负极材料粉末在密闭炉中流动空气条件下加热到250~280℃,保持1~2小时,然后冷却到室温取下,流出的空气通入碱液中吸收,处理后的石墨负极材料粉末,测量Cu元素和P元素的含量,计算出Cu、P的摩尔比,以2∶1计算,高于这个值补加入P2O5,然后在1000~1700℃保护气氛下,热处理3~5小时,冷却降温到80℃以下取出,得到再生的负极材料。此方法再生处理的负极材料比容量高达到360mAh/g,自放电小,满足电池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的石墨负极的再生处理方法,属于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都是石墨。随着动力电池大量应用,未来一定会产生大量的报废的锂离子电池。而回收的电池中石墨负极材料回收利用是一个资源再利用的问题。
CN 104638316A一种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再生方法,步骤是将电池拆解成负极、正极、隔膜等,然后对负极进行N-甲级吡咯烷酮浸泡使负极涂层脱落,接着用离心分离、酸洗、干燥得到再生石墨。这个方法的确定是对于水性涂布的石墨负极N-甲级吡咯烷酮浸泡涂层不易脱落,效果差。并且,电解液大量吸附在负极涂层中,在用N-甲级吡咯烷酮浸泡时容易发生反应,产生LiF或HF或POF5等物质,这些物质没有除去,会恶化回收石墨的性能。
CN 101710632A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石墨的回收及修复方法,基本采用了湿法工艺,过程中大量使用无机酸、双氧水、氯酸钠,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石墨结构,恶化石墨表面的状态。同时,由于使用大量有机无机溶剂,使用过程复杂条件污染大,不环保。
在负极片中,主要由石墨、铜箔、碳粉、粘接剂组成,此外,还吸附有少量的电解液和来自正极的锂。其中含有的P元素掺杂到石墨中形成P与石墨共同储锂的机制,而P的储锂量可以达到1000mAh/g以上,因此P掺杂可以使石墨的克容量明显提高。本发明利用负极中残留的P元素,并适当掺杂P2O5,一方面与Cu形成化合物解决石墨的自放电问题,另一方面又提高了石墨的克容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把回收得到的石墨负极粉末重新再生处理,得到的石墨材料比容量提高,满足电池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一种环保的石墨负极的再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步骤是:
1)把石墨负极材料粉末在密闭炉中流动空气条件下加热到250~280℃,保持1~2小时,然后冷却到室温取下,流出的空气通入碱液中吸收。
2)处理后的石墨负极材料粉末,测量Cu元素和P元素的含量,计算出Cu、P的摩尔比,以2∶1计算,如果高于这个值则补加入P2O5,然后在1000~1700℃保护气氛下,热处理3~5小时,冷却降温到80℃以下,取出,得到再生的负极材料。
所述的碱液是LiOH溶液,其中含有20%~50%的尿素,温度在30~50℃。当碱液出现结晶沉淀时,更换一批新的碱液。从换下的碱液中蒸发水份,得到结晶物LiF和Li3PO4混合物。
经再生处理的负极材料比容量高达到360mAh/g,自放电小,满足电池的使用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赫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赫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20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