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粘胶与甲壳素共混纤维生物活性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062023.0 申请日: 2016-11-28
公开(公告)号: CN106638028B 公开(公告)日: 2018-11-27
发明(设计)人: 唐人成;周宇阳;曾红先;李晓琼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大学
主分类号: D06P1/34 分类号: D06P1/34;D06P3/85;D06P1/642
代理公司: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代理人: 杨慧林
地址: 215000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共混纤维 甲壳素 粘胶 生物活性 天然色素 染色 聚氧乙烯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弱酸性水溶液 化学稳定性 混合水溶液 抗氧化活性 耐洗色牢度 保温染色 染色纤维 氮丙啶 交联剂 结合力 抗菌性 烘干 羧基 配制 纤维 赋予 生态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用天然色素染色提高粘胶与甲壳素共混纤维生物活性、赋予粘胶与甲壳素共混纤维抗菌性和抗氧化活性的方法,包括步骤:(1)配制聚氧乙烯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氮丙啶类交联剂的弱酸性水溶液中,投入粘胶与甲壳素共混纤维并处理;(2)向混合水溶液中加入含羧基的天然色素,保温染色后,经水洗、烘干,得到生物活性提高的粘胶与甲壳素共混纤维。该方法具有天然色素结合力强、生态友好、工艺简单、易于实施、染色纤维生物活性高和耐洗色牢度好、纤维在染色和服用过程中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染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含羧基的天然色素染色提高粘胶与甲壳素共混纤维生物活性、赋予粘胶与甲壳素共混纤维抗菌性和抗氧活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粘胶纤维是纺织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它具有吸湿性好、服用舒适的优点,但它不具备功能性的缺点使得其纺织产品附加值低。通过印染后整理的方法,可以赋予提高粘胶纤维的功能性;也可以通过在粘胶纺丝液中添加功能性添加剂进行纺丝,获得具有阻燃、抗菌、紫外防护等功能的新型粘胶纤维。

甲壳素及其脱乙酰化的产物(甲壳胺)是自然界中储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其次是甲壳素,由于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性、可生物降解性和抗菌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在纤维和纺织工业中,将甲壳素、甲壳胺及其混合物添加于粘胶纺丝液中,通过湿法纺丝技术可得到粘胶/甲壳素或甲壳胺共混纤维。粘胶/甲壳素共混纤维包含的甲壳素成分,在甲壳素与纤维素粘胶液混合纺丝过程中,由于混合液的强碱性作用而会发生部分脱乙酰化,粘胶与甲壳素共混纤维中的甲壳素和部分脱乙酰化的甲壳素赋予了粘胶纤维不同于普通粘胶纤维的特性。粘胶/甲壳素共混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改性粘胶纤维,它结合了粘胶纤维与甲壳素聚合物的优点,该纤维服用过程中具有无过敏性、低抗原性、高的安全性、很好的保湿性和服用舒适性,并具有一定的抗菌与消臭性能。

粘胶与甲壳素共混纤维常被用于制作贴身穿着的服装,这就要求其具有良好的抗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尽管粘胶/甲壳素共混纤维具有抗菌功能,但其抗菌性能仍然欠佳,抗氧活性则是很差,几乎不没有抗氧活性。在印染后整理中采用合成抗菌剂整理,可以提高粘胶/甲壳素共混纤维的抗菌性,但是合成抗菌剂通常没有抗氧活性功能。采用天然黄酮化合物借助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将其接枝到粘胶与甲壳素共混纤维上能提高共混纤维的抗菌和抗氧化活性[参考文献: L.,Kokol V., D.Antimicrobial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chitosan-based viscose fibers enzymaticallyfunctionalized with flavonoids.Textile Research Journal,2011,81:1532-1540;Sousa F.,Guebitz G.M.,Kokol V.Antimicrobial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chitosan enzymatically functionalized with flavonoids.Process Biochemistry,2009,44:749-756],但存在成本高、工艺复杂、不易于在实际生产中实施的缺点。

现有粘胶与甲壳素共混纤维抗菌活性欠佳、抗氧化活性很差。在现有提高粘胶/甲壳素共混纤维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的方法中,有些采用了非生态友好型的合成抗菌剂,用有些方法处理的纤维只有抗菌性而没有抗氧化活性,且有些方法成本高,不易实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天然色素对粘胶与甲壳素共混纤维进行染色的方法,赋予粘胶与甲壳素共混纤维高抗菌性和高抗氧化活性。

本发明的一种提高粘胶与甲壳素共混纤维生物活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20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