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用钻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60874.1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5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闫忠军;范玲玲;徐东为;马姗;胡焱;李小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71003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钻孔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钻孔装置,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医用钻孔装置,通过设置主壳体、钻头和限位部件,钻头沿其轴向可移动地设置在主壳体内;限位部件可调节地设置在主壳体上,限位部件在钻头沿其轴向移动至预设位置时将钻头限制在该预设位置,从而能够在进行介入治疗过程中为患者脑部钻孔时,能够准确限定钻头的钻入深度,防止钻头钻入过深而损伤患者的脑部神经组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脑外科在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时采用的钻头无法掌握钻孔深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医用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院脑外科进行介入治疗时,需要在患者的脑部进行钻孔为介入治疗打通治疗通道,从而能够将药物直接输送至患处。目前,在对患者脑部进行钻孔时采用的手工钻头无法掌握钻孔深度,完全凭借医生的经验进行钻孔,在此过程中,往往会存在钻头钻入过深而损伤患者的脑部神经组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钻孔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脑外科在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时采用的钻头无法掌握钻孔深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钻孔装置,包括:主壳体;钻头,沿其轴向可移动地设置在主壳体内;限位部件,可调节地设置在主壳体上,用于在钻头沿其轴向移动至预设位置时将钻头限制在预设位置。
进一步地,主壳体为圆筒形,沿主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钻头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钻头通过外螺纹与主壳体的内螺纹螺接,以使钻头转动时钻头沿其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钻头包括:移动柱塞,固定套设在钻头上;
其中,外螺纹设置在移动柱塞的外壁上,钻头通过移动柱塞与主壳体螺接。
进一步地,钻头末端设置有转动把手,转动把手用于驱动钻头转动。
进一步地,限位部件包括:限位挡圈,活动套设在钻头上;调节杆,与限位挡圈连接,用于驱动限位挡圈沿钻头的轴向移动;其中,钻头上固定设置有限位盘,钻头沿其轴向移动至预设位置时,限位挡圈挡住限位盘以将钻头限制在预设位置。
进一步地,调节杆包括:调节螺杆,其中,主壳体上开设有与调节螺杆匹配的螺孔,调节螺杆可转动地穿设在螺孔内;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轴承部件与调节螺杆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限位挡圈固定连接;调节螺杆转动时通过连接杆驱动限位挡圈沿钻头的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限位部件还包括:平衡杆,平衡杆的一端与限位挡圈连接,平衡杆的另一端沿钻头的移动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主壳体上。
进一步地,主壳体上开设有废渣抽吸孔,废渣抽吸孔的第一端的开口朝向钻头的尖刺部,废渣抽吸孔的第二端设置有负压抽吸装置。
进一步地,废渣抽吸孔的第一端为环形槽,废渣抽吸孔的第一端环绕钻头设置。
进一步地,医用钻孔装置还包括:弧形定位板,设置在主壳体上靠近钻头的尖刺部的一端。
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医用钻孔装置,通过设置主壳体、钻头和限位部件,钻头沿其轴向可移动地设置在主壳体内;限位部件可调节地设置在主壳体上,限位部件在钻头沿其轴向移动至预设位置时将钻头限制在该预设位置,从而在进行介入治疗过程中为患者脑部钻孔时,能够准确限定钻头的钻入深度,防止钻头钻入过深而损伤患者的脑部神经组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脑外科在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时采用的钻头无法掌握钻孔深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可选的一种医用钻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08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颌骨下缘后缘剥离子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玄武岩复合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