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优化数字芯片开发中文件版本基线记录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60574.3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7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何全;付彦淇;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11011 | 代理人: | 周恒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优化 数字 芯片 开发 文件 版本 基线 记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字芯片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优化数字芯片开发中文件版本基线记录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数字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的集成度和主频速度呈摩尔定理每两年翻一倍地高速发展,而开发规模也同样高速发展着,GPU、加解密算法等算法芯片有着越来越高的发展集成规模。而越来越复杂的芯片开发涉及到多模块划分和多人员协同开发,具体到芯片每一阶段的开发节点,需要对多模块多人员的开发代码、文档等文件做阶段性版本基线记录,有序的控制版本开发进度。基线是芯片源码或文档的一个稳定版本,它是进一步开发的基础,所以基线的正确性对产品的最终开发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于某一个多模块多人员协同开发的数字芯片,一般会根据芯片模块划分文件夹,每个模块文件夹包含该模块开发的各源码文件。目前传统数字芯片基线版本生成流程是使用某一种版本库管理工具,比如SVN、CVS,对该芯片工程进行版本控制,在开发过程的不同阶段对芯片工程下每个文件、每个文件夹配置开发版本号,然后利用工具获取芯片工程下所有文件夹及当前对应版本号,生成基线版本可执行文件。当需要调取某个开发节点的芯片版本时,执行该节点对应的基线版本文件即可。
针对目前传统的基线版本记录流程,如图1所示,流程如下:
1、文件夹路径获取模块获取芯片工程下的需要进入基线版本的所有文件夹,生成原始文件夹路径列表。
2、版本号获取模块使用原始文件夹路径列表,获取该列表中所有文件夹的版本号。
3、基线版本文件生成模块生成基线代码版本记录文件,该文件记录芯片工程下的需要进入基线版本的所有文件夹以及对应的文件夹版本号。
4、若基线代码版本记录文件中某个文件有更改,则重新进入步骤1,否则基线版本文件输出模块使用基线版本记录文件生成基线版本可执行文件。
传统方法的弊端分析:原有基线版本记录的方法,可能会对基线版本的正确性有影响,若修改该版本基线,需要做较大的版本更新流程操作。比如该芯片工程下某个模块a当前基线的文件夹a版本号是10,该文件夹下文件b.v当前基线的版本号也是10,但是b.v的某个功能对于芯片总体,是有错误的,这样b.v需要做版本升级,假定升级后b.v的版本号为11,文件夹a会同时升级为11,然后再进行上述1、2、3、4个步骤,完成新一次基线记录。
由于传统方法的工具模块获取的是文件夹的版本号,无法精确到每个文件,灵活性和精确性受到制约,影响基线版本的生成效率。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优化数字芯片开发中文件版本基线记录方法,该方法是对每个需要入基线版本的文件做基线版本记录,而不是对文件夹来做记录,这样若有某个文件需要修改版本,则只需要修改基线版本文件中该文件对应的版本,无需对文件夹操作版本号,从而能够提供灵活的基线版本记录手段。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优化数字芯片开发中文件版本基线记录的方法,该方法基于文件版本基线记录装置来实施,该文件版本基线记录装置包括:文件夹路径获取模块、版本号获取模块、基线版本文件生成模块、文件版本号修改模块以及基线版本文件输出模块;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由文件夹路径获取模块获取芯片工程下的需要进入基线版本的所有文件夹,生成原始文件夹路径列表;
步骤2:由版本号获取模块使用原始文件夹路径列表,获取该列表中所有文件夹的版本号;
步骤3:由基线版本文件生成模块生成基线代码版本记录文件,该基线代码版本记录文件记录了芯片工程下的需要进入基线版本的所有文件夹以及对应的文件夹版本号;
步骤4:若基线代码版本记录文件中某个文件有更改,则由文件版本号修改模块对该文件的版本号进行修改,然后返回步骤3,重复生成新的基线代码版本记录文件;当基线代码版本记录文件中没有文件出现修改,则进入步骤5;
步骤5:基线版本文件输出模块使用当前的基线版本记录文件生成基线版本可执行文件。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05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