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加热控温石油输油管道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60130.X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5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吕国民;张欣;刘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贯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3/38 | 分类号: | F16L5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唐***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体 加热装置 自动温控 加热部 石油输油管道 自动加热 控制器 固定部 控温 体内 十字形框架 输入端连接 温度传感器 管体内部 管体外部 管体圆周 管体轴向 恒温加热 加热部位 加热均匀 石油设备 通电发热 保温层 发热丝 加热管 输出端 网格状 上端 加热 堵塞 维修 石油 维护 | ||
本发明涉及石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加热控温石油输油管道,包括管体、加热装置和控制器,所述加热装置沿管体轴向固定在管体上,且在管体圆周上均匀分布,所述管体上设有自动温控调节阀,所述自动温控调节阀的温度传感器插入所述管体内,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部和设在加热部上端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在管体上,所述加热部位于管体内,所述管体内部设有十字形框架,所述管体外部设有保温层,所述自动温控调节阀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的优点是,多个加热部中的网格状电发热丝均通电发热,进而对加热管中的石油进行加热,能够实现恒温加热,且加热均匀,避免堵塞管道,降低维修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加热控温石油输油管道。
背景技术
输油管道是由油管及其附件所组成,并按照工艺流程的需要,配备相应的油泵机组,设计安装成一个完整的管道系统,用以完成油料接卸及输转任务。输油管道系统,即用于运送石油及石油产品的管道系统,主要由输油管线、输油站及其他辅助相关设备组成,是石油储运行业的主要设备之一,也是原油和石油产品最主要的输送设备,与同属于陆上运输方式的铁路和公路输油相比,管道输油具有运量大、密闭性好、成本低和安全系数高等特点。输油管道的管材一般为钢管,使用焊接和法兰等连接装置连接成长距离管道,并使用阀门进行开闭控制和流量调节,输油管道主要有等温输送、加热输送和顺序输送等输送工艺。
其中,加热输送时,加热的油品沿管道流动,其热量不断地向周围介质释放,油温不断下降,长距离输送加热的易凝高粘油品,需要沿管道设置若干加热站,补充油品沿线损失的热量,以维持适宜的输送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加热控温石油输油管道,其能够实现恒温加热,且加热均匀,避免堵塞管道,降低维修维护成本,并可随时补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加热控温石油输油管道,包括管体、加热装置和控制器,所述加热装置沿管体轴向固定在管体上,且在管体圆周上均匀分布,所述管体上设有自动温控调节阀,所述自动温控调节阀的温度传感器插入所述管体内,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部和设在加热部上端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在管体上,所述加热部位于管体内,所述管体内部设有十字形框架,所述管体外部设有保温层,所述自动温控调节阀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部为网格状电发热丝,所述电发热丝包括竖向发热丝和横向发热丝,所述竖向发热丝固定在十字形框架后内表面上,所述横向发热丝固定在十字形框架前内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与自动温控调节阀之间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与自动温控调节阀之间设有信号处理电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石油在通过该管体的过程中,多个加热部中的网格状电发热丝均通电发热,进而对加热管中的石油进行加热,能够实现恒温加热,且加热均匀,避免堵塞管道,降低维修维护成本,避免局部过热,采用十字结构的石油管,可使内部的油品得以有效的与外面对流来的加热流体进行全面的热交换,从而保证石油的温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贯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贯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01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