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射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59844.9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3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唐芝瀚;樊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300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背光 模组 液晶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反射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目前背光模组主要分为侧入式和直下式两种。侧入式背光模组是将光源设置在显示器的侧部,通过导光板进行导光,将线光源或点光源转化成面光源,实现均匀的背光投射。直下式背光模组是将光源设置在液晶层的正下方,通过扩散板将光进行发散和均匀化,实现均匀的背光投射。
现有技术中,直下式背光模组通常是通过扩散板及二次透镜将光进行发散和均匀化,但通过扩散板来实现光发散的效果不够明显,因此使得背光模组的出光角度较小,由于发光角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背光模组的混光距离(扩散板到光源中心的距离,即显示器的内部厚度),因此传统的背光模组的混光距离较大,显示器的厚度较大,这不利于液晶显示器的超薄化的发展,另外传统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中,通常需要用较多的LED来实现光的均匀性及满足亮度的要求,这就使得生产成本比较高。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急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射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需要设置二次透镜以调节亮度均匀性而导致显示器结构较复杂,且显示器厚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射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所述反射板包括:透明玻璃及若干反射块,所述若干反射块间隔设置在所述透明玻璃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相邻所述反射块之间的间距一致,相邻所述反射块之间的间距为20m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背板、反射片、LED灯条、扩散板、光学膜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LED灯条与所述扩散板之间的反射板,所述反射板包括至少一个反射块,所述LED灯条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LED灯,所述反射块对应一个所述LED灯,且设置在所述对应的LED灯的正上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板还包括透明玻璃,所述反射块间隔设置在所述透明玻璃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LED灯的数量与所述反射块的数量相等,每一个所述LED灯的正上方设置有一个所述反射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块与所述LED灯的垂直距离为2mm。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相邻所述反射块之间的间距为20mm。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及四个侧板,所述四个侧板与所述底板的四条分别抵接形成容纳腔,所述反射片、LED灯条、反射板、扩散板均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每一个所述侧板设置有托住所述反射板的卡托,将所述反射板的四周卡持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块的外径尺寸与所述LED灯的外径尺寸一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背光模组,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背板、反射片、LED灯条、扩散板、光学膜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LED灯条与所述扩散板之间的反射板,所述反射板包括至少一个反射块,所述LED灯条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LED灯,所述反射块对应一个所述LED灯,且设置在所述对应的LED灯的正上方。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在LED灯条正上方设置反射块,可遮蔽LED正上方的最亮区域,实现混光,改善亮度均匀性,提高显示效果的目的,结构简单,减小显示器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的一种反射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的一种反射板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的一种背光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请参照图1及图2,为本实施例的反射板的结构示意图,该反射板包括透明玻璃1及若干反射块2,该若干反射块2间隔设置在该透明玻璃1上,且相邻反射块2之间的间距均一致,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相邻反射块2之间的间距为20mm,还可以是其他尺寸(根据应用场景及其他需求而设),此处对此不作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98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