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车桥包套的车桥悬挂系统和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58850.2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6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路易斯·古斯塔沃·舒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文美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9/00 | 分类号: | B60G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2 | 代理人: | 张华卿,郑霞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车桥包套 悬挂 系统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披露涉及一种具有搭接车桥包套的车桥悬挂系统以及一种制作方法。
背景
美国专利号8,528,923中披露了一种具有车桥包套的车桥悬挂系统。
概述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桥悬挂系统。该车桥悬挂系统可以具有车桥和车桥包套。该车桥可以具有车桥外表面。该车桥包套可以围绕车桥外表面延伸并且可以包括第一包套部分和第二包套部分。第一包套部分可以布置在车桥外表面上并且可以具有第一末端以及与第一末端相反布置的第二末端。该第二末端可以具有第一组齿。第二包套部分可以布置在车桥外表面上并且可以具有第一末端以及与第一末端相反布置的第二末端。第二包套部分的第二末端可以具有第二组齿,该第二组齿可以与该第一组齿机械地互锁。第二包套部分的第一末端可以与第一包套的第一末端搭接。焊缝可以沿着第二包套部分的第二末端延伸,以便使得第一包套部分与第二包套部分固定地联接。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制造车桥悬挂系统的方法。可以提供车桥包套,该车桥包套可以具有第一包套部分和第二包套部分。第一包套部分可以具有第一末端以及与第一末端相反布置的第一组齿。第二包套部分可以是与第一包套部分分开的部件并且可以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组齿,该第二组齿可以与第二包套的第一末端相反地布置。第一包套部分和第二包套部分可以在车桥上定位成使得该第一组齿与该第二组齿互锁并且第二包套部分的第一末端与第一包套部分的第一末端搭接。通过提供可以将第二包套部分的第一末端与第一包套部分固定联接的焊缝来焊接该车桥包套。该焊缝可以不与该车桥相接合。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具有车桥包套的车桥悬挂系统的透视图。
图2是该车桥包套的透视图。
图3是图2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4是焊接至车桥的车桥包套的透视图。
图5示出了在挤压车桥包套之前布置在车桥上的车桥包套。
图6示出了压靠车桥的车桥包套。
图7是一种制作车桥悬挂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
详细描述
按照要求,在此披露了本发明的多个详细实施例;然而应理解的是,所披露的这些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示例,这些实施例可以是以不同的和替代的形式来实施的。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的;某些特征可以被夸大或最小化以便示出具体部件的细节。因此,在此披露的具体的结构上和功能上的细节不得理解为是限制性的,而是仅作为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不同方式采用本发明的代表性基础。
参见图1,示出了示例性车桥悬挂系统10。车桥悬挂系统10可以是与车辆,如机动车辆或配备给机动车辆的拖车一起提供的。车桥悬挂系统10可以包括车桥20、车桥包套22、制动子系统24、拖臂组件26、吊挂座28、空气弹簧30、以及减震器32。在图1中,提供了一对车桥包套22,并且各车桥包套22关联有一个制动子系统24、一个拖臂组件26、一个吊挂座28、一个空气弹簧30、以及一个减震器32。
车桥20可以沿轴线40延伸并且可以具有车桥外表面42。车桥外表面42可以是车桥20的外圆周。至少一个轮毂组件可以可旋转地布置在车桥20上。在车桥20的每个末端处可以提供轮毂组件。各个轮毂组件可以被配置成用于接纳车轮,在该车轮上可以安装轮胎。
参见图1和图2,车桥包套22可以固定地布置在车桥20上。车桥包套22可以具有可以包括第一包套部分50和第二包套部分52的多件式构造。车桥包套22可以围绕车桥20的车桥外表面42延伸。例如,由于车桥包套22的搭接末端,车桥包套22可以完整地围绕车桥外表面42延伸大于360度的角度。在图1中,示出了两个车桥包套22,这两个车桥包套彼此是完全间隔开的。各车桥包套22可以定位在相关联的拖臂组件26与车桥20之间,并可以利于将拖臂组件26安装至车桥20上。如在下文中更详细地讨论的,第一包套部分50与第二包套部分52可以彼此机械地互锁。如图4中最佳示出的,可以提供焊缝54以将第一包套部分50固定地联接至第二包套部分52。
参见图2,示出了第一包套部分50的实例。第一包套部分50可以包括内表面60、外表面62、第一侧表面64、第二侧表面66、第一末端68、第二末端70、和焊接窗口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文美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阿文美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88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