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撑体保护膜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58832.4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3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孙攀;王玺;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精涂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38 | 分类号: | C09J7/38;C09J1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杜凯 |
地址: | 20131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膜 支撑体 压敏胶层 剥离力 离型膜 丙烯酸树脂 电晕处理 光引发剂 基材单面 超低的 固化剂 溶解剂 压敏胶 基材 贴合 照射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撑体保护膜及其生产方法,该支撑体保护膜由基材、压敏胶层和离型膜构成,基材单面经过电晕处理,并与离型膜通过压敏胶层相贴合,压敏胶包括丙烯酸树脂,溶解剂,固化剂,和光引发剂。本发明的支撑体保护膜在普通状态下具有超高的剥离力,而经过充分的UV光照射后,则可降为超低的剥离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护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撑体保护膜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半导体、光学玻璃等晶片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支撑体保护膜,以保证晶片在研磨、切割过程中不脱落、不飞散,并保护未加工部分,这就需要支撑体保护膜有超高的粘力,不会在加工过程中脱落。而在晶片加工过程结束后,该支撑体保护膜还应可以被轻易撕下,从而使晶片可在下一道生产工序正常使用。而目前并未有具备上述功能的支撑体保护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撑体保护膜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支撑体保护膜,包括:基材、压敏胶层和离型膜,其中,所述基材单面经过电晕处理,所述基材经过电晕处理的一面涂布有压敏胶层,所述压敏胶层上覆盖有离型膜,所述压敏胶层的压敏胶为丙烯酸体系类压敏胶,包括重量百分比为30-60%的丙烯酸树脂,重量百分比为30-60%的溶解剂,重量百分比为0.4-3%的固化剂,和重量百分比为0.4%-3%的光引发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基材为PET或PO薄膜,厚度为25-200μ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压敏胶层的涂层厚度为5-35μ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离型膜为具有离型性能的PET,厚度为25-75μ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丙烯酸树脂可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的一种或几种混合体。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支撑体保护膜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基材单面进行电晕处理;
(b)在基材经过电晕处理的一面涂布一层压敏胶,形成压敏胶层,所述压敏胶为丙烯酸体系类压敏胶,包括重量百分比为30-60%的丙烯酸树脂,重量百分比为30-60%的溶解剂,重量百分比为0.4-3%的固化剂,和重量百分比为0.4%-3%的光引发剂;
(c)经烘干后在所述压敏胶层上覆上一层离型膜,制得支撑体保护膜成品,并用非透明材料避光保存。
进一步优选地,在步骤(a)中,所述基材为PET或PO薄膜,厚度为25-200μm。
进一步优选地,在步骤(b)中,所述压敏胶层的涂层厚度为5-35μm。
进一步优选地,在步骤(c)中,所述离型膜为具有离型性能的PET,厚度为25-75μm。
进一步优选地,在步骤(b)和步骤(c)中,将混合均匀的压敏胶用45-100μm涂布器涂覆于PET基材1经过电晕处理的一面上,形成压敏胶层,然后于110℃在烘干机中烘干1min,出烘箱后,将离型膜的离型面覆合于压敏胶层,制得支撑体保护膜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提供的支撑体保护膜为UV减粘保护膜,通过对PET基材、压敏胶层、离型膜的参数设定,及压敏胶配比的选择,使得该支撑体保护膜在普通状态下,即在没有UV照射的情况下,具有超高的粘力,可保证晶片在研磨、切割过程中不脱落、不飞散,并保护未加工部分。而在加工完毕后只要照射足够的UV光线,即可减低支撑体保护膜的粘力,从而可以被轻易撕下,使晶片在下一道生产工序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支撑体保护膜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支撑体保护膜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精涂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精涂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88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