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水玻璃钢管道施工工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58201.2 | 申请日: | 2016-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9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孔福来;孔志军;李力全;王辉;张小威;陈英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36 | 分类号: | F16L1/036;F16L47/08;E02B9/02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乃凤 |
地址: | 450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水玻璃 钢管 施工 | ||
1.一种循环水玻璃钢管道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准备:基础材料的准备;
S2:管道开挖降水:根据土壤的情况进行管道放坡,两侧预留600mm空挡,管底沟床上用水平仪找平,两边敷设沙袋;降水方式采用打降水井或明排两种方式,在地下水位为-2米时需根据情况打降水井,地面明排时在管道两侧设小型排水沟排水;
S3:管道的安装:在管道底部铺设管底垫层、安装镇墩,安装好后敷设管道,最后进行管道的连接,管道连接好之后进行水压试验;
S4:管道的回填:在管道连接完成后马上进行管道的回填,在管道的下方悬空位置利用砂子掩实作为管床,并采取措施不能让管道下方的砂子被水流冲走,每回填600mm,要夯实一次,回填到管顶时要进行一次水压试验,合格后继续回填夯实到地坪;
在管道回填的过程中:a:回填过程中必须保证管顶覆土300-500mm后使用压路机夯实,在淹没灌顶之前,只能用平板振动器夯实,在地下水位以下不用浸水殷实,浇水时采用小管慢慢浇水,不能采用漫灌法;
b:两根大管道之间的夯实非常重要,该位置属于回填的薄弱环节,回填困难,地下水前期不到该位置,必须严格按照厂家和图纸要求进行夯实,并保证管道两侧夯实程度相同;
c:管道的回填必须一节一节回填,施工完毕一节就要回填一节;
d:在降水回填的情况下,管道回填高度要不低于管道直径的四分之三,就能克服地下水的浮力,在回填高度低于四分之三时,严密监视,降水不能停止,或者直接在管道上铺设重物,来克服地下水位的浮力;
e:分层回填,回填的要求为每层安装600mm回填,夯实,回填至低于管中心标高时是属于该位置最容易浮管的位置,此时快速填到不低于管子四分之三的安全高度并不隔夜;
f:左右回填土回填,为避免管道在回填过程中产生水平位移,必须在管道两侧堆起几个沙堆与管道贴紧,高度和管道顶部平齐,每隔三米设置一个沙堆,能有效固定管道,然后按照规定高度回填,夯实;
g:在管道通入厂房后内部无水的情况下,降水不能停止,一直到回填到剩余最小区域时停运降水泵,同时在管道上放置重物克服浮力,在回填土高于管道500mm前尽量不要浇水;
h:在管道已经靠沙堆固定,后续工作不能跟上时,采取无降水回填,只有一节管道的回填过程中,提前停止降水,让管道内外部部充满水,抵消地下水位的浮力以后开始回填,这样能有效避免管道飘起;
i: 回填前管道两侧敷设沙袋,或者两侧偏远位置修明沟排水,避免管床被水流冲走;
j:在回填高度达到灌顶前,必须再次对承插位置坐水压试验,确认合格后在继续回填,否则需要挖开重新施工;
S5:管道的整体水压试验:管道整体安装完成后用手摇试压泵或电力试压泵进行管道的整体水压试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玻璃钢管道施工工法,其特征是:在步骤S3中管道的连接分为以下四种方式:
1)双“O”型圈整体式承插连接:所有直管管段连接全部用双“O”型圈整体式承插连接;
2)对接包缠连接:针对弯头、三通等与直管段的连接;
3)法兰连接:法兰连接时必须按照坐标先对法兰进行定位,其它的管道按照法兰位置进行连接,不能使玻璃钢管道受到应力;
4)现场三通连接:三通要打磨干净,并且三通位置要画好,连接的方法等同于连接的管道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水玻璃钢管道施工工法,其特征是:在连接方式1)中,将插口到承口的方向和介质流向一致,将橡胶圈用两手握住,涂上油酯,从插口下面往里套,直到入槽为止,之后强行上拉,直到松开橡胶圈后,能弹入槽内,并再次在橡胶圈上涂刷一遍润滑剂,然后将卡具卡紧在两管上,保持两管在同一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水玻璃钢管道施工工法,其特征是:在连接方式2)中,根据图纸找出需对接的管道,在需切割处用记号笔划好切割线,用装有金刚石锯片的角向磨光机将需胶接的部位切开,粘接位置内外全部打磨, 然后对接定位,对正找平,随后在接缝处刷上内衬树脂,铺上表面毡,将浸好胶的长丝绕在对接的缝隙内并填满,铺放两层短切毡后再粘上玻璃丝布,浸胶,等待固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82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