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碱激发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055124.5 | 申请日: | 2016-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7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龙武剑;韦经杰;彭武磊;方长乐;肖丙旭;邢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 主分类号: | G16C20/70 | 分类号: | G16C20/70;G16C20/9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3 | 代理人: | 王杰辉 |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激发 再生 混凝土 配合 设计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碱激发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应用场景的性能要求,确定目标碱激发再生混凝土的目标抗压强度fcu,k,并选定适合的碱胶比A/B和强度标准差σk;
根据fcu,0≥fcu,k+1.645σk,得到fcu,0具体数值,其中fcu,0为碱激发再生混凝土的试配强度;
根据碱胶比A/B,得到对应的回归系数αa、αb和胶砂28d抗压强度fb取值,再根据碱胶比A/B、试配强度fcu,0、回归系数αa、αb和胶砂28d抗压强度fb,计算得到水固比W/GPS;
根据碱胶比A/B、水固比W/GPS、浆骨质量比和砂率,并使用浆骨质量比法计算得到碱激发再生混凝土中各组分的含量;
其中,所述碱激发再生混凝土中各组分包括碱溶液、额外水、再生粗骨料、细骨料、矿粉及粉煤灰;并使用以下关系等式进行计算:
胶凝组分用量*碱胶比=碱溶液*碱固体质量分数;
碱溶液*(1-碱固体质量分数)+额外水=(胶凝组分用量+碱溶液*碱固体质量分数)*水固比;
(胶凝组分用量+碱溶液+额外水)*浆骨质量比=再生粗骨料+细骨料;
细骨料=(再生粗骨料+细骨料)*砂率;
再生粗骨料=(再生粗骨料+细骨料)-细骨料;
矿粉用量=胶凝组分用量*90%;
粉煤灰用量=胶凝组分用量-矿粉用量;
根据所述碱激发再生混凝土中各组分的含量配制碱激发再生混凝土,并测试所述碱激发再生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当所述实际强度不满足所述目标抗压强度时,调整所述浆骨质量比和/或砂率,并依据调整后的浆骨质量比和/或砂率计算所述碱激发再生混凝土中各组分的含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激发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应用场景的性能要求,确定碱激发再生混凝土的目标抗压强度fcu,k,并选定适合的碱胶比A/B和强度标准差σk步骤之前,包括:
根据公式计算得到碱激发再生混凝土不同的抗压强度fcu对应的强度标准差σ,并将抗压强度fcu数值和与其对应的强度标准差σ一一对应存储为标准差数据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碱激发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应用场景的性能要求,确定碱激发再生混凝土的目标抗压强度fcu,k,并选定适合的碱胶比A/B和强度标准差σk步骤,包括:
将目标抗压强度fcu,k和标准差数据库中抗压强度fcu数据进行匹配,找到目标抗压强度fcu,k数值对应的目标强度标准差σk数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激发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碱胶比A/B,得到对应的回归系数αa、αb和胶砂28d抗压强度fb取值,再根据碱胶比A/B、试配强度fcu,0、回归系数αa、αb和胶砂28d抗压强度fb,计算得到水固比W/GPS,包括:
通过公式计算得到水固比W/GP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512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