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牦牛骨胶原蛋白肽美白保湿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54737.7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9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喜;么林妍;付彩虹;朱沛贤;韦文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8/67 | 分类号: | A61K8/67;A61K8/98;A61K8/9794;A61K8/9789;A61K8/92;A61K8/73;A61K8/65;A61Q19/02;A61Q19/08;A61Q17/04;A61Q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73003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牦牛 骨胶原 蛋白 肽美白 保湿 化妆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白牦牛骨胶原蛋白肽美白保湿化妆品,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白牦牛骨胶原蛋白肽8~18%,蜗牛粘液提取物4~8%,植物有效成分添加剂7~15%,霍霍巴油4~8%,添加剂15~39%,剩余部分为去离子水;其中,各原料的百分比之和为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牦牛骨胶原蛋白肽美白保湿化妆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包括丁二醇、聚二甲基硅氧烷、角鲨烷、海藻糖、泛醇、透明质酸钠、烟酰胺、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丙酯、硬脂酸、红没药醇以及辅助添加剂,所述辅助添加剂为鲸蜡硬脂醇或者霍霍巴蜡PEG-120酯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牦牛骨胶原蛋白肽美白保湿化妆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中的各组分在化妆品中的含量分别为:
丁二醇5~8%,聚二甲基硅氧烷4~8%,角鲨烷2~5%,海藻糖2~5%,泛醇1~4%,透明质酸钠0.1~0.5%,烟酰胺1~3%,尼泊金甲酯0.2~0.4%,尼泊金丙酯0.2~0.4%,硬脂酸1~4%,红没药醇0.2~0.5%,辅助添加剂0.4~0.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牦牛骨胶原蛋白肽美白保湿化妆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有效成分添加剂包括4~8%的甘草提取物、2~5%的库拉索芦荟叶汁粉以及1~2%的红景天提取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牦牛骨胶原蛋白肽美白保湿化妆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白牦牛骨胶原蛋白肽是从白牦牛的骨头中提取得到的。
6.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白牦牛骨胶原蛋白肽美白保湿化妆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将硬脂酸与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再顺次加入丁二醇、泛醇、库拉索芦荟叶汁粉、透明质酸钠、海藻糖、白牦牛骨胶原蛋白肽以及角鲨烷,得固液混合物,将固液混合物加热到50~65℃至固体溶解,并保温30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尼泊金甲酯,搅拌均匀后得到第一溶液;
步骤二、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将辅助添加剂、聚二甲基硅氧烷、霍霍巴油、蜗牛粘液提取物、甘草提取物、红景天提取物、红没药醇以及烟酰胺进行混合,将混合物加热至50~65℃,并保温30分钟,待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尼泊金丙酯,得到第二溶液;
步骤三、将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混合后进行均质,将均质后的混合溶液置于90~100℃的水浴锅中进行保温,待冷却至一定温度时进行无菌分装,得到白牦牛骨胶原蛋白肽美白保湿化妆品;
其中,所述步骤一和所述步骤二中的加热以及保温过程均执行搅拌操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白牦牛骨胶原蛋白肽美白保湿化妆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牦牛骨胶原蛋白肽的提取方法包括:
预处理:对白牦牛的骨头进行除杂和干燥,将干燥后的白牦牛的骨头粉碎至30~150目,得到骨粉;
高压酶解:将骨粉分散在酶溶液中,并加入缓冲溶液至pH为4~9,于温度为30~70℃、压力为100~700Mpa的条件下酶解0.1~36h;
后处理:对酶解产物进行固液分离,得到胶原蛋白液和固体残渣,对所述胶原蛋白液进行浓缩及冻干,得到白牦牛骨胶原蛋白肽;
其中,所述高压酶解过程中,骨粉的质量与酶溶液的体积比1:1~1:1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白牦牛骨胶原蛋白肽美白保湿化妆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溶液中的酶为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以及胰蛋白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酶溶液中酶的加入量为1000~7000U/g。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白牦牛骨胶原蛋白肽美白保湿化妆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酶解处理的温度为40~50℃,压力为150~700Mpa,酶解时间为0.2~24h。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白牦牛骨胶原蛋白肽美白保湿化妆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酶解处理过程中,所述骨粉的质量与所述酶溶液的体积之比为1:2~1:7;并用缓冲溶液调节pH值为5~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47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蓝牙通信模块的温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煤样分析设备的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