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加网络的路由方法、系统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54703.8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1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伟;孙琼;聂世忠;张鹏;付博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21 | 分类号: | H04L12/721;H04L12/727;H04L12/729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许蓓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加网络 数据传输路径 控制器 选路信息 链路状态信息 系统及设备 定义网络 路由 数据传输效率 节点获取 目的站点 网络节点 业务传输 智能选路 源站点 链路 传输 发送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加网络的路由方法、系统及设备,涉及软件定义网络技术领域。其中的方法包括: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从叠加网络的各个节点获取链路状态信息;SDN控制器根据所述链路状态信息,确定源站点和目的站点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SDN控制器生成所述数据传输路径的选路信息;SDN控制器将所述选路信息发送至所述数据传输路径的叠加网络节点,以指示所述数据传输路径的叠加网络节点根据所述选路信息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了在叠加网络中的智能选路,使得数据经过叠加网络中质量较优的网络节点和链路进行传输,保证叠加网络的业务传输的质量,提升叠加网络的数据传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定义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叠加网络的路由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基于互联网向中小企业客户高效、快速的提供云专线服务,同时避免对底层的复杂网络进行改造和配置开通,运营商需要基于已有网络部署SDN(Software Defined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CPE(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客户终端设备)、虚拟网络节点,形成Overlay(叠加)网络,并基于叠加网络为客户提供业务。
然而,当前的叠加网络路由方法不够智能,不能实现数据经过叠加网络的特定路径进行传输。因此叠加网络的业务传输质量可能较差,叠加网络的数据传输效率也相对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在叠加网络中的智能选路,使得数据经过叠加网络中质量较优的网络节点和链路进行传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叠加网络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SDN控制器从叠加网络的各个节点获取链路状态信息;SDN控制器根据链路状态信息,确定源站点和目的站点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SDN控制器生成数据传输路径的选路信息;SDN控制器将选路信息发送至数据传输路径的叠加网络节点,以指示数据传输路径的叠加网络节点根据选路信息对数据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链路状态信息包括链路的带宽、时延或者抖动;SDN控制器根据链路状态信息,确定源站点和目的站点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包括:SDN控制器根据链路状态信息确定源站点和目的站点之间带宽大于预设值、时延小于预设值或者抖动小于预设值的数据传输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选路信息包括:数据传输路径标识、数据传输路径的叠加网络节点地址列表、虚拟网络指示符、站点内部源地址、站点内部目的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路径的叠加网络节点根据选路信息对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叠加网络节点根据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相应的选路信息;叠加网络节点根据相应的选路信息将自身叠加网络节点地址与下一跳叠加网络节点地址封装成外层报头;叠加网络节点根据外层报头中下一跳节点地址,将具有报头的数据转发至下一跳节点,直至转发至目的叠加网络节点;目的叠加网络节点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封装;目的叠加网络节点将解封装后的报文发送至站点内部目的地址相对应的主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叠加网络节点根据相应的选路信息将自身叠加网络节点地址与下一跳叠加网络节点地址封装成外层报头包括:根据数据的内层报头的目的地址,判断是否需要通过特定路径传输数据;若需要通过特定路径传输数据,则根据相应的选路信息将自身叠加网络节点地址与下一跳叠加网络节点地址封装成外层报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从叠加网络的各个节点获取链路状态信息;路径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链路状态信息,确定源站点和目的站点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信息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数据传输路径的选路信息;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选路信息发送至数据传输路径的叠加网络节点,以指示数据传输路径的叠加网络节点根据选路信息对数据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47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