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延长海水淡化用蒸发器使用寿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54391.0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8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李元康;李潇潇;冯国忠;顾翀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斯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B01D1/26;C09D183/04;C09D5/08;C09D7/12;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长 海水 化用 蒸发器 使用寿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水淡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延长海水淡化用蒸发器使用寿命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全球海水淡化技术超过20 余种,包括反渗透法、低多效、多级闪蒸、电渗析法、压汽蒸馏、露点蒸发法、水电联产、热膜联产以及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海水淡化技术等等,以及微滤、超滤、纳滤等多项预处理和后处理工艺。
从大的分类来看,主要分为蒸馏法(热法)和膜法两大类,其中低多效蒸馏法、多级闪蒸法和反渗透膜法是全球主流技术。
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是指盐水的最高蒸发温度低于70℃的蒸馏淡化技术,其特征是将一系列的水平管喷淋降膜蒸发器串联起来,用一定量的蒸汽输入首效,后面一效的蒸发温度均低于前面一效,然后通过多次的蒸发和冷凝,从而得到多倍于蒸汽量的蒸馏水的淡化过程。
多效蒸发是让加热后的海水在多个串联的蒸发器中蒸发,前一个蒸发器蒸发出来的蒸汽作为下一蒸发器的热源,并冷凝成为淡水。其中低温多效蒸馏是蒸馏法中最节能的方法之一。低温多效蒸馏技术由于节能的因素,发展迅速,装置的规模日益扩大,成本日益降低,主要发展趋势为提高首效温度,提高装置单机造水能力;采用廉价材料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操作温度,提高传热效率等。一种低温多效蒸馏法海水淡化设备,包括供汽系统、布水系统、蒸发器、淡水箱及浓水箱,供汽系统的生蒸汽入口置于中间效蒸发器上。工作方法为:(1)布水系统对海水进行喷淋;(2)输入生蒸汽到中间效蒸发器的蒸发管内部;(3)蒸汽在蒸发管内冷凝传出热量,蒸发管外吸收热量产生蒸发;(4)新蒸汽输送至其两侧的蒸发管内.管外吸收热量、产生蒸发;(6)各效蒸发器重复蒸发和冷凝过程;(7)蒸馏水进入淡水箱;(8)浓盐水进入浓水箱。
由于海水在通过蒸发器蒸发时,海水直接与蒸发器接触,对蒸发器的腐蚀较大,使得蒸发器的使用寿命较短,提高了生产企业的海水淡化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延长海水淡化用蒸发器使用寿命的方法,其在现有蒸发器的表面均涂覆有耐腐蚀层,通过耐腐蚀层的防护作用,避免海水腐蚀蒸发器,延长了蒸发器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延长海水淡化用蒸发器使用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蒸发器与海水接触的表面均涂覆有35~42mm厚的耐腐蚀材料层,该耐腐蚀材料层包括以下以重量份数计的成分:
二丙酮醇:12~16份
正丁醇:8~12份
氧化铝粉:5~7份
钛白粉:2~6份
绢云母粉:4~12份
三聚磷酸铝铝酸酯偶联剂:22~32份
聚甲基烷基硅氧烷溶液:24~32份
聚酰胺蜡:2~8份
玄武岩纤维:22~30份
碳纤维:18~25份
玻璃纤维:9~14份
脂肪胺:21~25份
改性酚醛胺:12~16份。
所述耐腐蚀材料层包括以下以重量份数计的成分:
二丙酮醇:14~16份
正丁醇:9~11份
氧化铝粉:6~7份
钛白粉:2~3份
绢云母粉:5~7份
三聚磷酸铝铝酸酯偶联剂:25~27份
聚甲基烷基硅氧烷溶液:26~28份
聚酰胺蜡:4~6份
玄武岩纤维:23~26份
碳纤维:23~25份
玻璃纤维:12~14份
脂肪胺:22~24份
改性酚醛胺:14~16份。
所述耐腐蚀材料层包括以下以重量份数计的成分:
二丙酮醇:15份
正丁醇:91份
氧化铝粉:7份
钛白粉:2份
绢云母粉: 7份
三聚磷酸铝铝酸酯偶联剂:26份
聚甲基烷基硅氧烷溶液:26份
聚酰胺蜡:5份
玄武岩纤维:24份
碳纤维:23份
玻璃纤维:14份
脂肪胺:23份
改性酚醛胺:15份。
所述玄武岩纤维平均长度:1.0~3.5mm,平均直径:3.0~8.0μm。
所述碳纤维平均长度:1~3mm,平均直径:2.8~4.2μm。
所述玻璃纤维平均长度:2.4~3.2mm,平均直径:3.5~6.8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斯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斯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43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