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菇的发菌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53820.2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8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黎敦涌;黄徐谋;吴庆梅;黄永东;朱祖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9 | 代理人: | 高玉滨 |
地址: | 546306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菇的发菌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平菇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真菌。侧耳属的子实体菌盖多偏生于菌柄的一侧,菌褶延生至菌柄,形似耳状而得名。人们通常所说的平菇泛指侧耳属中许多品种,俗名冻菇、北风菇等。其中较著名的为糙皮侧耳、美味侧耳、紫孢侧耳、金顶侧耳等,普遍栽培的大多为糙皮侧耳。袋栽平菇在温室内具有保温性能好,发菌快等特点,但若管理不当,易造成杂菌感染和烧菌。正如菇农们说的:“能否成功在发菌,产量高低在管理。”因此搞好发菌期管理是取得稳产高产的重要基础。目前的平复发菌技术,由于对发菌环境各参数设定不合理,导致发菌效果一般,直接影响平菇产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菇的发菌管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一种平菇的发菌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菌袋放置在温度18-23℃、湿度为55-65%条件下进行发菌,在发菌区域底面铺设防潮层;
2)根据具体温度不同,设定菌袋的堆高,其中,在温度为18℃时,堆高为10层,温度每降低1摄氏度,堆高减少两层;
3)每周向菌袋喷洒浓度为20-40%的白醋溶液;
4)每天对菌袋内温度进行三次检测,当菌袋内温度升高至30℃,调整菌袋在堆高中的位置,并对菌袋进行翻转,使其温度下降至30℃以下;
5)在菌袋温度一直处在30℃以下的情况下,每周对菌袋进行一次位置调整。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温度为20℃,湿度为60%。
进一步地,白醋溶液浓度为30%。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所公开的平菇的发菌管理方法,科学合理,有效对平菇发菌过程中各参数进行科学设定,保证平菇的发菌质量,提高平菇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平菇的发菌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菌袋放置在温度18℃、湿度为55-65%条件下进行发菌,在发菌区域底面铺设防潮层;
2)根据具体温度不同,设定菌袋的堆高,在温度为18℃时,堆高为10层;
3)每周向菌袋喷洒浓度为20%的白醋溶液;
4)每天对菌袋内温度进行三次检测,当菌袋内温度升高至30℃,调整菌袋在堆高中的位置,并对菌袋进行翻转,使其温度下降至30℃以下;
5)在菌袋温度一直处在30℃以下的情况下,每周对菌袋进行一次位置调整。
实施例2:
一种平菇的发菌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菌袋放置在温度23℃、湿度为55-65%条件下进行发菌,在发菌区域底面铺设防潮层;
2)根据具体温度不同,设定菌袋的堆高,其中,在温度为23℃时,堆高为2层,
3)每周向菌袋喷洒浓度为40%的白醋溶液;
4)每天对菌袋内温度进行三次检测,当菌袋内温度升高至30℃,调整菌袋在堆高中的位置,并对菌袋进行翻转,使其温度下降至30℃以下;
5)在菌袋温度一直处在30℃以下的情况下,每周对菌袋进行一次位置调整。
实施例3:
一种平菇的发菌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菌袋放置在温度20℃、湿度为60%条件下进行发菌,在发菌区域底面铺设防潮层;
2)根据具体温度不同,设定菌袋的堆高,其中,在温度为18℃时,堆高为10层,温度每降低1摄氏度,堆高减少两层;
3)每周向菌袋喷洒浓度为30%的白醋溶液;
4)每天对菌袋内温度进行三次检测,当菌袋内温度升高至30℃,调整菌袋在堆高中的位置,并对菌袋进行翻转,使其温度下降至30℃以下;
5)在菌袋温度一直处在30℃以下的情况下,每周对菌袋进行一次位置调整。
实施例4:
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平菇发菌,菌袋其他特征与实施例3相同,发菌率较实施例1-3中分别低5%,8%和1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38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