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蛭幼苗的人工养殖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053806.2 申请日: 2016-11-25
公开(公告)号: CN106719176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发明(设计)人: 张哲 申请(专利权)人: 张哲
主分类号: A01K61/40 分类号: A01K61/40
代理公司: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9 代理人: 李显锋
地址: 236500 安徽省阜阳***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水蛭 幼苗 人工 养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水蛭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蛭幼苗的人工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水蛭幼苗养殖非常困难,饲料适口性差,幼苗会长时间不进食,一旦幼苗长时间不进食,将会瘦小无力直至死亡,这是人工养殖成败的关键性一步;另外,养殖池的水体极易因饲料的投喂过量、幼苗的长期不进食而有害菌滋生,造成病害的发生,对水蛭幼苗的生长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发明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的水蛭幼苗的养殖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水蛭幼苗的人工养殖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蛭幼苗的人工养殖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水蛭幼苗的日常饲喂

每天每隔2h对水蛭幼苗投喂一次饲料,所述的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鱼肚肠78~84份、维生素A1.1~1.3份、蛋氨酸0.8~0.9份、百里香提取物0.24~0.28份、蛤蚧提取物0.32~0.34份、高良姜素0.14~0.16份、香菇多糖0.7~0.8份、猪血110~120份、洋葱23~25份、龙虾壳14~16份、萝卜叶17~19份;

(2)养殖池的日常清理

每天早上7:00对养殖池进行换水清洁处理,换水后对养殖池泼洒杀菌剂的稀释液混合搅拌均匀,有效抑制水体中细菌的滋生,抑制饲料变质,维持饲料的新鲜,维持水温为24~26℃,有效促进水蛭幼苗的健康快速生长;所述的杀菌剂,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将4.2~4.6重量份白透骨消、6.7~7.1重量份麻黄根、2.4~2.8重量份牛蒡子、8~8.8重量份琼枝和4.7~5.1重量份山黄皮混合粉碎,加水大火煮沸,文火熬煮77~81min,取煎煮液,趁热加入0.14~0.16重量份青蒿素混合搅拌均匀,室温自然冷却,得杀菌剂。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饲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将鱼肚肠和萝卜叶投入打浆机混合打浆至80~90目,加入百里香提取物、蛤蚧提取物和高良姜素混合搅拌均匀,置入温度为37~39℃的发酵箱密闭发酵42~44h,取出,备用;

B、将龙虾壳在温度为114~118℃的烘烤箱烘烤12~13min,取出,粉碎至130~140目,得虾壳粉;将洋葱投入打浆机打浆至80~90目,与虾壳粉一起投入到猪血中混合搅拌均匀,置入温度为32~34℃的发酵箱密闭发酵54~58h,取出,置入温度为-14~-12℃的真空冷冻干燥箱干燥至水分含量为15%~17%,备用;

C、将步骤A的备用原料、步骤B的备用原料、维生素A、蛋氨酸和香菇多糖混合搅拌均匀,得饲料,灭菌,袋装,得成品。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杀菌剂的稀释液的质量分数为0.039%~0.043%,每次使用量为1.2~1.4mL/m³。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本发明所使用的白透骨消、麻黄根、牛蒡子、琼枝和山黄皮的含量均以干重重量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蛭幼苗的人工养殖方法,采用每天多次投喂饲料的方法,能有效提高进食效率,本发明的饲料适口性好,易于消化,营养丰富,有效促进水蛭幼苗的快速生长,促进脱皮,加入的多种成分配合作用,有效抑制体内病菌的滋生和寄生虫寄生,降低肠胃炎病害和寄生虫病害的发生;每天清晨定时换水清洁,并用本发明的杀菌剂对水体进行处理,有效抑制水体中有害菌的滋生,有效维持饲料的新鲜度,为其生长提供优良的环境;本发明使得水蛭病害率降低至3.21%~3.41%、成活率提高至97.97%~98.14%,日增重达到19.04~19.26mg、增重33.05%~34.59%,有效提高幼苗质量,为后期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水蛭幼苗的人工养殖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水蛭幼苗的日常饲喂

每天每隔2h对水蛭幼苗投喂一次饲料,所述的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鱼肚肠78份、维生素A1.1份、蛋氨酸0.8份、百里香提取物0.24份、蛤蚧提取物0.32份、高良姜素0.14份、香菇多糖0.7份、猪血110份、洋葱23份、龙虾壳14份、萝卜叶17份;

(2)养殖池的日常清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哲,未经张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38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