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驱动器以及显示驱动器的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53235.2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8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仁田胁祥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拉碧斯半导体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G3/3225 | 分类号: | G09G3/322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闫小龙;陈岚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驱动器 以及 驱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显示驱动器以及显示驱动器的驱动方法。目的在于提供即使显示设备高分辨率化也能够抑制驱动晶体管的特征偏差来得到高画质和高亮度的显示图像的显示驱动器以及显示驱动器的驱动方法。按照每N个水平扫描期间仅执行一次将对形成于显示设备的发光元件驱动用的驱动晶体管的特性进行校正的校正电压向显示设备的数据线供给的校正处理和将基于与N个水平扫描线的每一个对应的视频信号的灰度电压按照每1个水平扫描线的量依次向显示设备的数据线供给的显示驱动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显示设备进行驱动的显示驱动器以及显示驱动器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平面型(平板面板型)的显示设备,已知有将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元件用作各像素的有机EL面板。
在有源矩阵驱动型的有机EL面板的各像素中,与有机EL元件一起包含将用于使该有机EL元件发光的驱动电流向该有机EL元件供给的驱动晶体管。驱动晶体管通常由使用了多晶硅或非晶硅等的薄膜晶体管形成,但是,薄膜晶体管的载流子迁移率(carriermobility)和阈值电压的偏差较大。
因此,提出了如下驱动方法:在驱动有机EL面板时,按照每1个水平扫描期间如以下那样对驱动晶体管进行驱动,由此,进行各驱动晶体管的迁移率的校正和阈值电压的校正并对有机EL元件进行发光驱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即,按照每1个水平扫描期间,首先,对驱动晶体管各自的栅极端施加阈值电压校正用的第一偏移电压,接着,对驱动晶体管各自的栅极端施加迁移率校正用的第二偏移电压,之后,对驱动晶体管各自的栅极端施加与像素数据对应的电压,由此,使有机EL元件发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04992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根据上述的驱动方法,需要在1个水平扫描期间内设置对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进行校正的期间和对迁移率进行校正的期间。
因此,当有机EL面板的分辨率变高时,相应地,1个水平扫描期间变短,因此,不能伴随着元件延迟而使上述的校正用的偏移电压达到期望的电压值,并且,难以确保用于使有机EL元件发光的充分的发光期间。因此,在采用上述的驱动方法的情况下,存在伴随着有机EL面板的高分辨率化而产生画质和画面亮度的降低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显示设备高分辨率化也能够抑制驱动晶体管的特征偏差来得到高画质和高亮度的显示图像的显示驱动器以及显示驱动器的驱动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显示设备是,一种显示驱动器,根据视频信号驱动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在多个水平扫描线与多个数据线的各交叉部形成有包含发光元件和向所述发光元件供给驱动电流的驱动晶体管的像素单元,所述显示驱动器具有:数据锁存部,保持表示基于所述视频信号的各像素的亮度电平的像素数据片;灰度电压变换部,生成与在所述数据锁存部中保持的所述像素数据片对应的灰度电压;以及输出部,按照每N个水平扫描期间仅执行一次将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特性进行校正的校正电压向所述多个数据线供给的处理和将与N个所述水平扫描线的每一个对应的所述灰度电压按照每1个水平扫描线的量依次向所述多个数据线供给的处理,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
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是,一种驱动方法,根据视频信号驱动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在多个水平扫描线与多个数据线的各交叉部形成有包含发光元件和向所述发光元件供给驱动电流的驱动晶体管的像素单元,所述驱动方法按照每N个水平扫描期间依次执行:校正步骤,将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特性进行校正的校正电压向所述多个数据线供给;以及显示驱动步骤,将基于与N个所述水平扫描线的每一个对应的所述视频信号的灰度电压按照每1个水平扫描线的量依次向所述多个数据线供给,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拉碧斯半导体株式会社,未经拉碧斯半导体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32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窑余热利用设施
- 下一篇:一种中频炉设备安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