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缓存系统中隔离的功率状态控制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53011.1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6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马克·戴维·沃克海瑟;多米尼克·威廉·布朗;艾什利·约翰·柯若弗德;保罗·吉尔伯特·迈耶 | 申请(专利权)人: | ARM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234 | 分类号: | G06F1/3234;G06F12/0813;G06F12/083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林强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缓存 系统 隔离 功率 状态 控制 | ||
本公开涉及分布式缓存系统中隔离的功率状态控制。提供了一种方法、系统和设备,其提供在分布式缓存系统中对被布置在一个或多个分区群组中的若干接收器分区的功率状态的选择性控制。被耦合到一个或多个接收器分区和一致性互连的功率控制元件选择性地控制多个分区群组中一个或多个分区群组中的每个接收器分区从当前功率状态向新功率状态的转换。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分布式缓存系统,更具体地涉及分布式缓存系统中隔离的功率状态控制。
背景技术
在缓存一致性网络(CCN)中,硬件接口可被用于全局地控制该网络中的所有缓存分区的功率域。这种全局的方法在当大量地址域区被引入时是不可行的,因为每个区将具有其自己的功率域要求。而且,对每个缓存分区使用硬件控制的CCN的互连实现方式在片上系统(SOC)级变得难以管理,因为缓存分区的数目可能非常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缓存一致性网络,包括:布置在多个分区群组中的多个可寻址接收器分区,每个接收器分区具有相关联的存储区和处理器,并且每个分区群组具有功率域;一致性互连;多个发送器,被配置为通过一致性互连向多个接收器分区发送多个事务请求;以及功率控制元件,被耦合到多个可寻址接收器分区中的一个或多个接收器分区以及一致性互连,并且能操作来选择性地控制多个分区群组的一个或多个分区群组中的每个接收器分区从当前功率状态向新功率状态的转换。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动态控制缓存一致性网络中的功率状态的方法,包括:在一个或多个分区群组中布置多个可寻址接收器分区,每个分区群组具有功率域;响应于一个或多个分区群组的多个可寻址接收器分区接收到多个功率状态转换命令,一个或多个分区群组的每个接收器分区执行所接收的功率状态转换命令,以从当前功率状态转换为多个功率状态中的新功率状态;以及一个或多个分区群组的每个接收器分区在当该接收器分区从当前功率状态到新功率状态的转换完成时,发送功率状态转换完成消息。
附图说明
附图提供了可视表示,它们将被用于更全面地描述各种代表性实施例,并且可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用来更好地理解所公开的代表性实施例及其内在的优点。在这些视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应的元素。
图1是根据各种代表性实施例的分布式缓存系统的框图,其中图示出了两个示例功率域配置。
图2是根据各种代表性实施例的另一分布式缓存系统的框图。
图3是根据各种代表性实施例示出分布式缓存系统中的功率状态控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各种代表性实施例的分布式缓存系统的框图,其中硬件可被用于直接控制接收器装置功率状态。
图5是根据各种代表性实施例的分布式缓存系统的框图,其中接收器装置内部地发起动态保留功率转换。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描述的各种方法、系统、设备和装置提供对与地址域区相关联的功率域的选择性控制。
虽然本发明易有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将在此详细描述具体实施例。应理解,本公开应被认为是本发明的原理的示例,并不意欲将本发明限制于所示和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附图中的若干视图中相同的标号被用于描述相同、相似或相应的部件。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上和下等关系术语可被仅用来把一个实体或动作与另一实体或动作区分开,而并非必要地要求或暗示这些实体或动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这种关系或顺序。术语“包括”、“包含”或其任何其他变型意在覆盖非排他性的包括,诸如包括列出的元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设备并不是仅包括那些元素,而是可以包括其他未被明确列出的元素或者这些过程、方法、物品或设备固有的元素。冠以“包括”的元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并不排除在包括此元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等同元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RM有限公司,未经ARM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30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