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心夹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50036.6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9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蒲;杨正明;刘学伟;侯海涛;骆雨田;熊生春;何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周子轶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心 夹持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心夹持系统。该岩心夹持系统包括:套筒,套筒内形成有能容纳岩心的空腔;调节堵头组,调节堵头组包括多个调节堵头,多个调节堵头具有不同直径的凹槽,任一个调节堵头与套筒能拆卸地连接,当调节堵头安装在套筒上时,调节堵头具有凹槽的一端能插入套筒内并与岩心相抵接;加热组件,套设在套筒外;保温组件,套设在加热组件外。操作人员在将岩心进行夹持前,可以根据待夹持岩心的直径选择调节堵头组中与其相匹配的调节堵头,使得调节堵头的凹槽的直径能与岩心端部的直径相匹配,从而保证岩心的端部可以卡设在凹槽内,进而保证岩心夹持系统能稳定地将岩心卡紧,防止岩心在被夹持后产生错位或者松动。
本申请要求2016年9月29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6108651029”、名称为“岩心夹持系统”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上述申请参考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岩心夹持系统。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发、地质勘探等领域,实验室需要使用岩心夹持系统将从待研究区域的地层中钻取的岩心进行夹持。现有技术中,岩心夹持系统的规格有25mm、38mm以及100mm等标准尺寸。但在实际的取芯过程中,因为设备或者人员操作等原因,地层中钻取的岩心可能不完全满足现有技术的岩心夹持系统的标准尺寸。岩心的直径可能大于或者小于岩心夹持系统标准尺寸,进而造成部分岩心无法被岩心夹持系统夹持。岩心的钻取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保证从地层中钻取上来的岩心都能满足岩心夹持系统的使用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在对岩心进行检测或者研究时,需要将岩心放置在模拟地层的高温条件下,这就要求夹持岩心的夹持器能放入恒温设备中,但现有技术的岩心夹持系统的体积较大,难以将其放入恒温设备中。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心夹持系统,其具有较佳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岩心夹持系统,所述岩心夹持系统包括:
套筒,所述套筒内形成有能容纳岩心的空腔;
调节堵头组,所述调节堵头组包括多个调节堵头,多个所述调节堵头具有不同直径的凹槽,任一个所述调节堵头与所述套筒能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调节堵头连接在所述套筒上时,所述调节堵头具有凹槽的一端能插入所述套筒内并与所述岩心相抵接;
加热组件,套设在所述套筒外;
保温组件,套设在所述加热组件外。
进一步的,岩心夹持系统根据待夹持的岩心的直径选择与其相适配的所述调节堵头。
进一步的,所述岩心夹持系统包括一支架,所述套筒围绕第一轴线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和所述支架之间横向转动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为两个且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能使得所述支架相对地面滑动的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堵头分别设置在所述套筒的两端,所述调节堵头具有所述凹槽的一端能插入所述套筒内并与所述岩心相抵接,所述凹槽能与所述岩心的端部卡紧。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端部设置有能将所述调节堵头固定设置的限位件,所述调节堵头的一端与所述岩心相抵接,所述调节堵头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件相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堵头与所述岩心相抵接的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调节堵头的另一端的直径,所述调节堵头的另一端能伸入所述限位件上形成的通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00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