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动测量参数信息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48794.4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2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岩;侯砚泽;左光;杨雷;郭斌;石泳;黄震;杨庆;吴文瑞;陈冲;田政;方杰;陈瑞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L1/22 | 分类号: | H04L1/22;H04L5/16;G01M9/06;G06F1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集 业务单元 气动测量 信息处理 飞行器平台 气动参数 存储 气动压力传感器 导航接收机 传输 加速度计 降低系统 冗余特性 信息系统 资源消耗 黑匣子 陀螺 备份 通信系统 飞行器 测量 输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动测量参数信息处理方法,用于对飞行器气动参数的采集、传输和存储。气动测量参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飞行器平台信息系统中的2台采集业务单元分别对气动压力传感器、陀螺、加速度计及导航接收机输出的数据进行采集,2台采集业务单元相互形成备份;利用飞行器平台天地通信系统对2台采集业务单元采集的数据进行传输;利用2台黑匣子分别对2台采集业务单元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冗余特性,可以提高气动参数测量的可靠性,降低系统资源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气动参数测量信息系统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气动测量参数信息处理方法,属于飞行器气动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飞行器的气动参数主要包括气流角、动压和气动力三方面的关键数据。诸如战斗机、航天飞船返回舱等航空航天飞行器等都需要对气动参数进行测量。在高速飞行过程中完成气动参数的采集、传输和存储是气动参数测量信息系统成功的关键。
常规的测量信息系统与飞行器平台信息系统相对独立,冗余配置有待加强,使得常规方法对平台资源消耗以及硬件可靠性要求较高。常规方案中,由于缺少冗余配置,当某个硬件出现故障时,会导致整个测量方案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测量参数信息处理方法,用于对飞行器气动参数的采集、传输和存储。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冗余特性,提高气动参数测量的可靠性,降低系统资源消耗。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动测量参数信息处理方法,用于对飞行器气动参数的采集、传输和存储,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飞行器平台信息系统中的2台采集业务单元分别对气动压力传感器、陀螺、加速度计及导航接收机输出的数据进行采集,2台所述采集业务单元相互形成备份;利用飞行器平台天地通信系统对2台所述采集业务单元采集的所述数据进行传输;利用2台黑匣子分别对2台所述采集业务单元采集的所述数据进行存储。
对于上述气动测量参数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气动压力传感器对外输出采用双点双线设计,每组信号线和回线与一台所述采集业务单元连接;气动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接口是双端模拟通道接口,采用双电平差动模式,一个双端模拟通道由两根输入线构成,一根为模拟信号源低端,称为回线,一根为模拟信号源高端,称为信号线,所述模拟信号源高、低端相对于采集端的模拟参考地都是浮起的,且同时连接到所述采集端的专用模拟输入线上。
对于上述气动测量参数信息处理方法,每台所述陀螺、所述加速度计及所述导航接收机对外输出两路测量数据,每路所述测量数据与一台所述采集业务单元连接;所述陀螺、所述加速度计及所述导航接收机与所述采集业务单元之间的通信采用异步串行半双工方式,应用RS-422电气接口标准,波特率为500kbps。
对于上述气动测量参数信息处理方法,所述陀螺、所述加速度计及所述导航接收机与所述采集业务单元之间的通信信息采用补码形式表示,所述信息按字节传送,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每个字节由12位组成,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奇校验位,2位停止位。
对于上述气动测量参数信息处理方法,每台所述采集业务单元提供一套RS-422电气接口,2台所述采集业务单元的所述RS-422电气接口时序相同,由采样时钟、采样命令和数据组成。
作为本发明上述气动测量参数信息处理方法的改进,所述数据传输步骤中,2台所述采集业务单元直接挂接于平台1553B总线,将采集的所述数据组帧后分别送于挂接于所述平台1553B总线的工程遥测通信单元和中继综合单元,再经编码、调制处理后,分别经USB应答机信道和中继信道下行至地面,用于后续数据处理。
对于上述气动测量参数信息处理方法,所述采集业务单元将以40ms为周期采集的所述数据组帧为160ms一帧的总线通信数据包,送于所述工程遥测通信单元和所述中继综合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未经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87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