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农田浇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48608.7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8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曾翎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5/16 | 分类号: | A01G25/16;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60 | 代理人: | 袁士林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农田 浇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田浇灌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农田浇灌系统。
背景技术
RFID(无线射频识别, 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 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经过多年发展,RFID 系统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公交卡,校园一卡通等。
传统的农田浇灌方式需要专人看管机井浪费人力,收费时又经常遇到困难。因此,需要一套方便快捷的智能浇灌系统来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农田浇灌系统,使用 FM1702SL 射频芯片实现读写 IC 卡的射频通信, 通过电量芯片 ADE7758 把用水量转换为电量方便的实现用水量的扣费。以微处理器 PIC24FJ64GA006 为核心通过对寄存器的读写控制来实现智能浇灌的目的,并通过 GPRS 模块实现与数据中心的通信,保证了该系统的安全性。
智能浇灌系统包括用水管理软件、主控模块、射频通信模块、电量计量模块、GPRS 模块以及外围电路。智能浇灌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系统各个模块的初始化,通信程序,射频卡的读写。所述主控模块的主控芯片为PIC18F14K50,主控模块与水泵开关相连,并控制水泵的开关;所述射频模块的射频芯片为FM1702SL射频芯片,实现读写IC卡的射频通信;电量计量模块的电量芯片为ADE7758,可计量水泵的用电量实现用水量的扣费。主控模块通过对寄存器的读写控制GPRS模块实现与数据中心的通信。
管理人员通过用水管理软件以及射频卡读写器进行开卡,充值等操作。充值成功后,用户使用 IC 卡在读卡区域刷卡,系统读取 IC 卡信息并通过 GPRS 模块和数据中心通信,验证当前 IC 卡的卡片信息和数据中心存储的是否一致,系统接收数据中心返回的信息并做出判断。当卡片信息不一致时,系统对卡片进行停卡操作,用户需要去管理中心重新激活卡片才能使用。当卡片信息一致并且有余额的情况下,主控模块打开水泵开关,水泵开始抽水。同时电量计量模块开始计量水泵的用电量,并在数码管上显示。在当前用户浇灌过程中,有其他用户来刷卡取水,浇灌系统不做任何反应继续执行当前用户的取水操作。当前用户浇灌完后再刷一次卡,主控模块通过读取 IC 卡的扇区信息,判断该用户为当前开泵取水用户, 然后执行关水泵操作抽水停止, 电量计量结束同时停止 IC 卡扣费。 并通过 GPRS模块上传该用户的卡片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使用 FM1702SL 射频芯片实现读写 IC 卡的射频通信, 通过电量芯片 ADE7758 把用水量转换为电量方便的实现用水量的扣费。以微处理器 PIC24FJ64GA006 为核心通过对寄存器的读写控制来实现智能浇灌的目的,并通过 GPRS 模块实现与数据中心的通信,系统使用方便、工作稳定、可靠性高,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所述系统总体框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系统主控模块电路。
图3是本发明所述系统射频模块电路。
图4是本发明所述系统发射接收电路。
图5是本发明所述系统电量计量模块电路。
图6是本发明所述系统GPRS 模块电路。
图7是本发明所述系统软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86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