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冷连轧的工作辊辊系可换的十八辊轧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045257.4 | 申请日: | 2016-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4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 发明(设计)人: | 尤磊;苏旭涛;徐利璞;赵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31/08 | 分类号: | B21B31/08;B21B31/02;B21B13/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鲍燕平 |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冷连轧 工作 辊辊系可换 十八 轧机 | ||
本发明提供了工作辊辊系可换的十八辊轧机,包括两组工作辊辊系,辊系切换时,支撑辊、中间辊、中间辊弯辊及电机、减速箱、接轴不用调整,缩短切换时间,提高设备可靠性和生产效率。大直径工作辊系受水平力时,采用工作辊有轴承座的设计,将部分的水平力通过轴承座传递到机架上,解决了侧辊对大直径工作辊的支撑点上移造成的支撑不稳定问题,在下工作辊轴承座上设计的平衡缸对上工作辊兼有弯辊、平衡、换辊的功能,结构简单,可靠性强。本发明在原来十八辊轧机基础上,仅增加一套大直径工作辊系,拓宽产品的范围:使用小直径工作辊,生产制品料等薄规格产品;使用大直径工作辊,经济高效的生产焊管料等常规厚度的产品,提高生产厂家的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不锈钢冷连轧领域的十八辊轧机,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冷连轧的工作辊辊系可换的十八辊轧机。
背景技术
十八辊轧机广泛应用于不锈钢冷连轧中,由于工作辊直径小,水平刚性差,需要侧支撑辊对工作辊在水平方向的支撑,十八辊轧机可以生产更薄规格的产品。
十八辊轧机在本领域常规结构如下:
十八辊轧机有一对中间辊,上中间辊和下中间辊,通过轴承座和弯辊缸块与机架相关联;一对自由的小直径的工作辊,无轴承座,下工作辊靠在下中间辊上,而上工作辊需要工作辊提升装置使其在开辊缝或者换辊时,工作辊能够向上移动至预先设定的固定位置。侧支撑辊抵靠在工作辊上,使工作辊在水平方向上定位,并且抵抗工作辊的水平弯曲。
十八辊轧机本领域已知的问题是,小直径工作辊磨损非常迅速并且需要相当频换的替换,最多每连续轧至3~5卷就要换一次工作辊,同时侧辊也有一定的辊耗;另外一个事实是,关于十八辊机型工作辊重磨量(辊径变化范围),由于两点原因不能做的很大:1、工作辊辊本身感应淬火深度,淬硬层过深会导致轧辊芯部韧性降低,易断辊。2、中间辊、工作辊以及侧支撑辊之间几何关系,各个轧辊直径都有一个变化范围,重磨量较大时会产生侧支撑辊摆臂与轧辊之间的干涉问题。
以上两点原因造成十八辊冷连轧生产的辊耗较大。
目前国内不锈钢窄带(850mm系列)冷连轧生产面临的一个难题是,建设一条十八辊不锈钢冷连轧生产线,在生产焊管料等不是很薄,约0.58~0.72mm厚度的中低附加值冷轧产品时,由于采用小辊径辊耗大,换辊频率高,导致生产成本高、效率低,因此采用大直径工作辊最为理想;但是如果生产制品料如不锈钢装饰面板等薄规格,约0.3~0.45mm厚度的高附加值产品时,又需要采用小直径的工作辊,辊径约为140~150mm。要说明的是,用于连轧机的工作辊辊径不能过小,若小于120mm时,对于4mm左右厚度常规来料在轧制时会发生严重打滑的问题。
根据以上情况,为了增加产品规格以及适用范围而不用分别建设两条生产线,需要一种工作辊直径使用范围比原来大,如每架轧机具有一套大直径工作辊系,一套小直径工作辊系,并且能够在两套之间快速进行切换的十八辊轧机。一种方法是将四辊机改造成十八辊轧机的做法,需要时再将十八辊轧机改回四辊轧机,这种方法的缺点相当大:首先,十八辊轧机具有中间辊、工作辊,十八辊改造成四辊时,四辊轧机的工作辊直径要与十八辊中间辊与工作辊直径之和相当,并且中间辊直径约为工作辊直径的2.5倍,这样以来四辊机工作辊直径约为十八辊机工作辊直径的3.5倍左右,根据轧制理论,这样的四辊机工作辊直径的最小可轧厚度约为0.8mm,无法满足产品厚度要求;并且小辊径需要的轧制力小,大辊径需要的轧制力大,同一架两组工作辊直径跨档过大会造成该轧机的力能参数如轧制力、轧制力矩能参数冗余过大。第二,十八辊和四辊相互改造时,需要做出调整的设备有中间辊系、工作辊系及相应的工作辊弯辊缸块、中间辊弯辊缸块、平衡、横移缸块以及传动接轴等装置,这样的调整量对于一台轧机来说,机架窗口内的设备除了支撑辊以外,其余结构基本都调整了,改造工作量非常大,耗时长,至少在大修等时间进行改造,不可避免的影响生产灵活性、效率以及经常拆装带来的可靠性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52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多位声电定位装置
- 下一篇:近距离声电定位自动报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