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防供水备用增压循环泵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44795.1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9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胡立明;吴金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益阳万维竹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5/00 | 分类号: | E03B5/00;E03B11/10;E03B7/07;F04B4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陈铭浩;冯晓欣 |
地址: | 4134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接点压力表 调节组件 储水池 增压循环泵 出水装置 给水管道 消防供水 出水管 消防泵 循环泵 泵体 备用 流量计 过滤器 电性连接 高功率泵 使用寿命 消防储水 消防用水 信号输出 控制箱 出水 启停 主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防供水备用增压循环泵,属于消防储水领域,它包括储水池、与储水池连接的给水管道、包括与储水池通过给水管道连接的至少一组调节组件以及与调节组件通过电性连接并用于控制其信号输出的控制箱;储水池上设置有单个出水装置,消防用水与出水装置中的出水管相连,出水管上还设置有流量计;调节组件包括消防泵、第一电接点压力表,以及并联在主管上的循环泵、第二电接点压力表,调节阀以及过滤器;第一电接点压力表、第二电接点压力表分别安装在调节组件中的消防泵、循环泵出水之后,调节阀之前。本发明实现对不同功率的泵体进行切换,无需人工执守,从根本上防止了高功率泵体的频繁启停,增加了泵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供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防供水备用增压循环泵。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消防储水及储水系统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其消防储水的工作原理是当气压罐内压力为预设值时,消防给水管网处于较高压力状态,稳压泵和消防泵均处于停止状态,随着管网渗漏或其他原因造成泄压,罐内压力从预设值降到一定程度时,便自动启动稳压泵,向气压罐补水,直到罐内压力达到预设值时,稳压泵则停止运转,从而保证了气压罐内消防储水的常备储存。
然而使用者发现,当储水池中的水处于位警戒线,且消防车正在用水时,消防泵的触发信号会不停的触发并关闭,导致消防泵及稳压泵频繁启、停;而这种泵体其功率极高,在很短的时间内多次重复开关泵体,会在瞬时产生极大地电流,电流冲击会影响元器件,不仅会减少泵体的使用寿命,很容易损坏泵体,还会极大地损耗用电量。
鉴于此,如何使得消防泵在供水达到警戒线时,不形成频繁启动,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可克服现有技术的供水设备,达到压力临界值时,通过对管道压力监控,实现对不同功率的泵体进行切换,无需人工执守,从根本上防止了高功率泵体的频繁启停,增加了泵体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它包括储水池(1)、与储水池连接的给水管道(2)、包括与储水池(1)通过给水管道(2)连接的至少一组调节组件(3)以及与调节组件(3)通过电性连接并用于控制其信号输出的控制箱(4);所述的储水池(1)上设置有单个出水装置,消防用水与所述出水装置中的出水管(6)相连,出水管(6)上还设置有用于监控出水流量的流量计(5);所述的调节组件(3)包括设置在主管道的消防泵(31)、第一电接点压力表(32),以及并联在主管上的循环泵(34)、第二电接点压力表(35),调节阀(7)以及过滤器(33);所述的第一电接点压力表(32)、第二电接点压力表(35)分别安装在所述调节组件中(3)的消防泵(31)、循环泵(34)出水之后,调节阀(7)之前。
在较佳实施情况下,所述的流量计(5)与控制箱(4)电性连接,以给控制箱(4)发送出水流量达到预设值的电频信号。
在较佳实施情况下,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接点压力表(32)、第二电接点压力表(35)上,且位于给水管道(2)内处设有压力传感器。
在较佳实施情况下,在所述的第一电接点压力表(32)、第二电接点压力表(35)上均设有继电器。
在较佳实施情况下,所述的控制箱(4)由消防泵控制柜(42)和循环泵控制柜(42)组成,其消防泵控制柜(42)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电接点压力表(32)到达预设值继电器接通时,中断所述消防泵(31)的开启;循环泵控制柜(42)接收到所述第二电接点压力表(35)达到预设值继电器接通时,中断所述循环泵(34)的开启。
在较佳实施情况下,所述的储水池(1)为开放式储水容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对管道压力监控,实现对不同功率的泵体进行切换,无需人工执守,从根本上防止了高功率泵体的频繁启停,增加了泵体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益阳万维竹业有限公司,未经益阳万维竹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47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