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烷烃异构化反应-再生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44042.0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0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义;王鹏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B01J27/18 | 分类号: | B01J27/18;B01J27/30;B01J38/12;C07C5/27;C07C9/12;C07C9/18;C07C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王彩霞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装置 催化剂再生 沉降段 外循环管 再生 烷烃异构化 反应装置 一端连接 催化剂 交换器 催化剂再生斜管 非贵金属催化剂 异构化催化剂 待生斜管 生产效率 装置结构 再生器 热盘 轴向 温差 紧凑 节约 灵活 外部 能源 | ||
一种烷烃异构化反应‑再生装置,包括反应装置和再生装置,反应装置与再生装置分别通过催化剂再生斜管、催化剂待生斜管相连接,其中,再生装置包括催化剂再生段和再生沉降段,再生沉降段位于催化剂再生段上部,在再生沉降段与催化剂再生段外部设有外循环管,外循环管的一端连接再生沉降段,另一端连接催化剂再生段,该装置采用的异构化催化剂为非贵金属催化剂。该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灵活方便,生产效率高。在再生装置催化剂外循环管以及热盘管交换器,可有效降低再生器轴向温差,提高催化剂再生的效率,并节约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烷烃异构化一种烷烃异构化反应-再生装置,具体的,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的烷烃异构化反应-再生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能源形势下,烷烃的高效利用已成为石油化工行业备受关注的课题。以丁烷为例,2014年我国丁烷总量为954万吨,其中正丁烷327万吨,仅有12%左右的正丁烷用以制备顺酐,其余用作民用液化气。而异丁烷可用来制备异丁烯、环氧丙烷和烷基化汽油等。近两年来异丁烷脱氢和烷基化发展较快,随着新建装置的陆续投产,异丁烷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因此,将正丁烷异构成异丁烷,将有助于解决正丁烷的过剩现状和异丁烷可能出现的短缺问题。
目前工业应用的烷烃异构化催化剂均引入贵金属Pt或Pd作为“脱氢-加氢”活性组分,采用固定床异构化工艺。这种贵金属催化剂的工业应用受到两方面的限制:一方面贵金属的引入极大的提高了催化剂的制备成本,另一方面贵金属组分对原料预处理要求极高。要想实现固定床长周期稳定运行,正构烷烃原料必须经过严格的脱硫脱砷脱水处理。UOP公司的Butamer工艺要求原料中的含硫化合物和水的含量均低于1ppm,即使如此,反应过程中仍存在活性组分氯流失的问题。US5157199、US 6495733 B1、US 6184430 B1、CN 103814003A和CN1094995A报道了Pt(Pd)改性的SO
烷烃异构化反应是一个温和的放热反应,反应温度一般在120~300℃。对于采用某些现有的催化剂,其再生温度不宜太高,否则催化剂会部分分解,这不仅会影响催化剂的稳定性,而且还会导致烟气的污染物排放超标。采用相对较低的再生温度,要想保证催化剂能够得到充分再生,再生的时间必然要适度延长。此外,CN201610522918.1所提方案还有诸多不够理想之处。本发明对CN201610522918.1所提方案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以保证按照所提方案建设的装置能够安全稳定低成本运行,尽可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鉴于此,提出了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烷烃异构化反应-再生装置,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灵活方便,生产效率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烷烃异构化反应方法,该方法适合用于C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催化剂再生反应方法,该催化剂再生反应方法可有效降低再生装置轴向温差,提高催化剂再生的效率。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烷烃异构化反应-再生装置,包括反应装置和再生装置,反应装置与再生装置分别通过催化剂再生斜管、催化剂待生斜管相连接,其中,
再生装置包括催化剂再生段和再生沉降段,再生沉降段位于催化剂再生段上部,在再生沉降段与催化剂再生段外部设有外循环管,外循环管的一端连接再生沉降段,另一端连接催化剂再生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40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