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去离子膜法烧碱盐水中碘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43861.3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7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林;姚俊;郭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梅兰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3/14 | 分类号: | C01D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去 离子 烧碱 盐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去离子膜法烧碱盐水中碘的方法。
背景技术
离子膜烧碱装置离子膜交换膜的电流效率约为94%,比新膜低3%,经测定离子交换膜中钙、钡、碘积聚非常多。盐水中碘含量高,质量分数达到2.5×10-6,超过该项指标1×10-7的要求。经分析认为:碘容易与盐水中的钡和钙结合,尽管盐水中钙、钡值在指标要求内,碘、钙、钡的化合物也会积聚在膜里,破坏膜的羧酸层组织,促使电流效率下降,导致离子交换膜使用功能正常发挥受阻。
碘开始以I-的形式出现在粗盐水中,并随着盐水进入电解槽,在阳极液中被氧化成IO3-;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影响槽电压。另外,IO3-一旦进入碱性环境中,就会被氧化成IO4-,以阴离子形式在离子膜上沉积下来;当IO3-的质量分数超过1×10-6时会与Na+形成沉淀,质量分数低于1×10-6时会与Ba2+、Ca2+、Mg2+生成不溶的高碘酸镁、高碘酸钙、高碘酸钡;即使钙、钡、镁的含量极低,膜中的IO4-也可以与他们形成沉积,对离子膜的电流效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离子膜法烧碱生产对盐水中碘含量的要求非常高,必须控制在1×10-7以下.目前,国内氯碱企业盐水的精制系统基本没有除碘的装置,盐水中碘的含量都不在控制指标内,长期运行会形成碘的积累,导致电流效率下降,缩短离子膜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去离子膜法烧碱盐水中碘的方法,它不但可以提高电流的效率,而且可以增长离子膜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除去离子膜法烧碱盐水中碘的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
来至一次盐水岗位的精制盐水,加31%HC调节盐水PH值,然后经盐水预热器预热盐水温度,用泵输送至脱氯塔进行脱碘处理,在进泵前的管道上加Na2SO3,盐水中Na2SO3浓度控制在1~5μg/L,盐水从脱氯塔的上部进入,工艺气从脱氯塔的底部进入,经处理后盐水从脱氯塔的底部到盐水收集槽,工艺气从脱氯塔的顶部排出。
本发明考虑到在酸性条件下Na2SO3和IO3-还原反应更为有利,盐水PH值为1~3时,除碘效果最好。
本发明经盐水预热器预热盐水温度为60~65℃,温度越高,吹除后盐水中碘的含量越低,但是温度的提高,会增加额外的蒸汽消耗,增加运行成本。
本发明Na2SO3与盐水中有效氯和IO3-反应,浓度低会造成IO3-不能还原成单质I2,浓度高又会把IO3-直接还原为I-,因此Na2SO3浓度控制在1~5μg/L比较合适。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空气吹除法脱除离子膜法烧碱盐水中的碘,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投资少、运行成本相对较低,同时不会形成二次污染。经过处理后,盐水中碘质量浓度可自2μg/L降低到0.4μg/L以下。经对离子膜法烧碱盐水中碘进行有效清除,可以防止碘长期积累对离子膜造成严重损害,从而促进离子膜使用寿命显著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去离子膜法烧碱盐水中碘的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来至一次盐水岗位的精制盐水,加31%HC调节盐水PH值,然后经盐水预热器预热盐水温度,用泵输送至脱氯塔进行脱碘处理,在进泵前的管道上加Na2SO3,盐水中Na2SO3浓度控制在1~5μg/L,盐水从脱氯塔的上部进入,工艺气从脱氯塔的底部进入,经处理后盐水从脱氯塔的底部到盐水收集槽,工艺气从脱氯塔的顶部排出,考虑到在酸性条件下Na2SO3和IO3-还原反应更为有利,盐水PH值为1~3时,除碘效果最好,经盐水预热器预热盐水温度为60~65℃,温度越高,吹除后盐水中碘的含量越低,但是温度的提高,会增加额外的蒸汽消耗,增加运行成本,Na2SO3与盐水中有效氯和IO3-反应,浓度低会造成IO3-不能还原成单质I2,浓度高又会把IO3-直接还原为I-,因此Na2SO3浓度控制在1~5μg/L比较合适。用还原剂将IO3-还原为I2,利用I2易升华的特点,用工艺气进行空气吹除,降低盐水中的碘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梅兰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梅兰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38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