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放海域沉积物污染的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42849.0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8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陈令新;王巧宁;付龙文;盛彦清;吕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马国冉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放 海域 沉积物 污染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利用微生物进行水环境治理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开放海域或较深淡水水域、河口等沉积物污染的修复方法。将菌株经沸石负载并絮凝剂包覆,而后将包覆后菌剂投放至待处理水域,进而修复水域内沉积物石油及有机污染物。本发明方法主要针对水深在2‑50米的海水/淡水水域,对沉积物的石油污染及其他有机污染有很好的修复效果,该方法系统完整且操作方法简单、沉积物修复效果显著、无二次污染且海上施工安全性较高,特别适合特殊功能性海域,如石油开采区、水产养殖区等,能够指导海洋沉积物污染修复工程的实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微生物进行水环境治理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开放海域或较深淡水水域、河口等沉积物污染的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有机污染,特别是海洋石油溢油及石油污染问题一直是影响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的重要问题,目前对于海洋石油污染,特别是突发性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理,主要针对溢油发生初期的海洋表层海水,采用物理拦截、回收、化学分散剂等方式进行应急处置。但是对于海底溢油或者随水体运动沉降至海底沉积物中的石油污染,目前还没有很好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沉积物中石油降解微生物的环境自净和人为导入石油降解微生物是目前解决海洋沉积物石油污染的主要方式。
目前对于河流沉积物有机污染的治理已经有比较成功的工程实施案例,主要是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的方式,采用沉积物翻耕及相关修复试剂的投放的方式。但是目前海洋沉积物石油污染微生物修复大多处在理论研究和小规模实验室模拟海洋环境实验层面,大规模的近海沉积物石油污染微生物修复的示范和工程还很少。这一方面是由于海洋环境特殊,海上施工对于天气、海况、施工船只及海上操作经验要求严格,现在大部分针对海洋的有机污染特别是石油污染修复,工程示范主要集中于滩涂区域,缺少开放海域沉积物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方法及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放海域或较深淡水水域、河口等沉积物污染的修复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为:
一种开放海域沉积物污染的修复方法,将菌株经沸石负载并絮凝剂包覆,而后将包覆后菌剂投放至待处理水域,进而修复水域内沉积物石油及有机污染物;
所述菌株为醋酸钙不动杆菌、恶臭假单胞菌和沙福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其中,醋酸钙不动杆菌已于2010年6月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3887;恶臭假单胞菌已于2010年11月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4311;沙福芽孢杆菌已于2016年9月2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059。
所述修复开放海域中石油污染沉积物时采用的菌株为醋酸钙不动杆菌、恶臭假单胞菌和沙福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沉积物修复主要针对有机污染严重的开放海域或较深淡水水域、河口,即近海及河口沉积物,包括石油污染、抗生素污染、雌激素污染等。
所述修复开放海域中抗生素污染沉积物时采用的菌株为醋酸钙不动杆菌、恶臭假单胞菌和沙福芽孢杆菌总菌量控制在1×109CFU/ml-5×109CFU/ml之间,并且3株菌株按菌株个数2∶2∶1的比例混合;
所述修复开放海域中石油污染沉积物时采用的菌株为醋酸钙不动杆菌、恶臭假单胞菌和沙福芽孢杆菌总菌量控制在1×109CFU/ml-5×109CFU/ml之间,并且3株菌株按菌株个数3∶2∶4的比例混合;
所述菌株菌液与以沸石进行混合,而后再加入聚谷氨酸进行包覆,经包覆后加入至天然纤维材质包装,待用。
所述菌液与沸石按1∶1-2∶1质量比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28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体式生物膜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漆酶与改性双氰胺缩甲醛复合脱色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