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组件与扩充基座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42482.2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7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铠麟;吴明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雯雯;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组件 扩充 基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组件与扩充基座,所述电子组件包括便携式电子装置与扩充基座。电子装置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是显示面。扩充基座包括机体与第一载板、第二载板及第三载板,其中第一载板、第三载板与第二载板依序且并排地配置于机体上。第一载板沿第一轴铰接于机体,第二载板沿第二轴铰接于机体,该第三载板沿第一轴自由枢接于第二载板,且第三载板沿第二轴自由枢接于第一载板,其中第一轴平行但不重合于第二轴。本发明具有能双向翻转的载板,以让便携式电子装至能以不同面向而被支撑于扩充基座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组件与扩充基座。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便携式电子装置具备携带方便与及时发信息等特点,因此能广为消费者所青睐。常见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包含有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其中平板电脑的显示屏幕的尺寸较智能手机的显示屏幕的尺寸为大,且平板电脑的重量较笔记本电脑的重量为轻,因而成为消费者选购便携式电子装置时的主要品项之一。
由于平板电脑需以触控显示屏幕的方式行操作,且其功能性及扩充性又较笔记本电脑为不足,遂有扩充基座被提出,以与平板电脑作组合,通过将平板电脑组装于扩充基座上并以无线或有线的手段达到信号传输的状态后,使用者便可通过扩充基座上的键盘组操作平板电脑。
常见的扩充基座大多是将卡勾与电连接器暴露于机壳外,不仅易受碰撞而造成损伤,也难以具有简约的外型。同时,平板电脑仅能以单一方向组装至扩充基座,因而在操作模式上仍存在相当的不便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组件与扩充基座,其具有能双向翻转的载板,以让便携式电子装至能以不同面向而被支撑于扩充基座上。
本发明的电子组件,包括便携式电子装置与扩充基座。电子装置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是显示面。扩充基座包括机体与第一载板、第二载板及第三载板,其中第一载板、第三载板与第二载板依序且并排地配置于机体上。第一载板沿第一轴铰接于机体,第二载板沿第二轴铰接于机体,该第三载板沿第一轴自由枢接于第二载板,且第三载板沿第二轴自由枢接于第一载板,其中第一轴平行但不重合于第二轴。
本发明的扩充基座,用以承载便携式电子装置。扩充基座包括机体与第一载板、第二载板及第三载板。第一载板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第一边原铰接于机体,以使第一载板相对于机体旋转并开合。第二载板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三边缘与第四边缘,第三边缘铰接于机体,以使第二载板相对于机体旋转并开合。第三载板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五边缘与第六边缘,第五边缘自由枢接于第四边缘,第六边缘自由枢接于第二边缘。当第一载板相对于机体展开时,第三载板随第一载板相对于机体展开,并形成第一状态,以使便携式电子装置承载于第一载板、第三载板而立设于扩充基座上。当第二载板相对于机体展开时,第三载板随第二载板相对于机体展开,并形成第二状态,以使便携式电子装置承载于第二载板、第三载板而立设于扩充基座上。
基于上述,本发明于上述实施例揭示扩充基座具有设置在机体上的第一载板、第二载板与第三载板,同时让第一载板及第二载板的不同侧(轴)分别铰接于扩充基座的机体,而再以第一载板与第二载板的另一不同侧(轴)之间自由枢接第三载板,而值得注意的是,所述不同侧(轴)分别与第一载板与机体的铰接处,以及第二载板与机体的铰接处同轴。如此一来,在第一载板与第二载板各自相对于机体旋转时,均分别能带动第三载板旋转,因此造成第三载板能以不同轴向相对于机体进行翻转,而造成双面翻转的效果,据以让便携式电子装置能以不同状态立设在扩充基座上,以达到不同操作模式的效果。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扩充基座的示意图。
图2与图3分别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组件于另一状态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24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