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高度调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42468.2 | 申请日: | 201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2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大桥秀树;佐野克幸;德满淳;神田亮;田中涉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G17/015 | 分类号: | B60G17/015;B60G17/052;B60R16/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萍;穆云丽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高度 调节 系统 | ||
一种车辆高度调节系统,包括:针对车辆的每个车轮所设置的车辆高度调节致动器;压力介质进入和排出装置,其被配置成向车辆高度调节致动器供给压力介质以及排出来自车辆高度调节致动器的压力介质;以及车辆高度调节单元,其被配置成通过控制压力介质进入和排出装置来调节车辆高度,该车辆高度是车轮与车身之间的距离,其中,车辆高度调节单元包括:(a)乘车时车辆高度调节单元,其被配置成当满足乘车估计条件时调节车辆高度;以及(b)次数限制单元,其被配置成将乘车时车辆高度调节单元在设定时段内对车辆高度进行调节的次数限制成小于设定次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高度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3-70615(JP 3-70615A)号中描述的车辆高度调节系统,压缩机工作以向气缸供给空气来升高车辆高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降低了向车辆高度调节系统供给电力的电池的容量减小,从而阻止了电池寿命的缩短。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车辆高度调节系统,该车辆高度调节系统包括:针对车辆的每个车轮所设置的车辆高度调节致动器;压力介质进入和排出装置,其被配置成向车辆高度调节致动器供给压力介质以及排出来自车辆高度调节致动器的压力介质;以及车辆高度调节单元,其被配置成通过控制压力介质进入和排出装置来调节车辆高度,车辆高度是车轮与车身之间的距离。其中,车辆高度调节单元包括:(a)乘车时车辆高度调节单元,其被配置成当满足乘车估计条件时调节车辆高度;以及(b)次数限制单元,其被配置成将乘车时车辆高度调节单元在设定时段内对车辆高度进行调节的次数限制成小于设定次数。根据上述方面,如果满足乘车估计条件,则执行车辆高度调节(在下文称为乘车时车辆高度调节)以允许人更容易地乘车。除了满足乘车估计条件的情况外,还可以在满足下车估计条件的情况下执行车辆高度调节(下车时车辆高度调节)。如果点火开关的关断(OFF)状态持续比设定时间长,则还可以执行车辆高度调节以改进车辆的外观(外观改进车辆高度调节)。不仅可以对执行乘车时车辆高度调节的次数进行限制,而且可以对执行下车时车辆高度调节的次数或执行外观改进车辆高度调节的次数进行限制。
在上述方面中,设定时段可以是从车辆的点火开关从接通(ON)切换到OFF的时间至点火开关从OFF切换到ON的时间的时段。例如,当门被解锁然后门的状态从关闭状态改变成打开状态时,或者当点火开关被设为OFF的同时门被解锁时,满足乘车估计条件并且估计人将乘车。如果满足了乘车估计条件,则执行乘车时车辆高度调节。然而,如果执行了乘车时车辆高度调节而人没有乘车,则随后执行外观改进车辆高度调节。以此方式,乘车估计条件被认为是对于在点火开关被设为OFF时进行车辆高度调节的触发。因此,如果限制了当点火开关被设为OFF时执行乘车时车辆高度调节的次数,则可以限制当点火开关被设为OFF时执行车辆高度调节的次数。另外,如果限制了执行乘车时车辆高度调节的次数,则也限制了执行外观改进控制的次数。
在上述方面中,设定时段可以包括多个时段,每个时段是从车辆的点火开关从ON切换到OFF的时间至点火开关从OFF切换到ON的时间的时段。要求在一个OFF时段中执行乘车时车辆高度调节的累计次数小于设定次数。例如,设定时段可以是三天、七天或者十天。在设定时段期间,在很多情况下,点火开关多次从ON切换到OFF并且从OFF切换到ON。如果当设定时段已经过去时点火开关处于OFF,则限制执行车辆高度调节的次数直到点火开关切换到ON为止。这是因为,如果设定时段已经过去同时点火开关被设为OFF并且此后允许车辆高度调节,则可能不能完全实现降低电池容量减小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24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