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封装柔性太阳能电池栅线电极的装置及封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42429.2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0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刘生忠;张豆豆;秦炜;曹越先;王辉;杜敏永;李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31/18 | 分类号: | H01L31/18;H01L31/022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装 螺丝旋钮 柔性太阳能电池 栅线电极 金属杆 小圆柱 栅线 伸直 恒温加热器 缠绕装置 功能金属 挤压固定 间距一致 最佳位置 便捷式 封装层 金属板 卡槽 两排 条栅 吸片 旋出 旋紧 平行 线条 两边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捷式封装柔性太阳能电池栅线电极装置及封装方法。所述装置是由栅线缠绕装置,吸片功能金属板、恒温加热器组成,可以一步在装置上完成栅线固定平行,然后进行封装层压。且能够保证每条栅线间距一致,线条伸直。其过程是通过旋转两边的螺丝旋钮,将螺丝旋钮旋出卡槽,则固定有一定个数小圆柱的金属杆就可以调整角度,最佳位置在与水平放置的金属板呈45度角,然后将螺丝旋钮旋紧,通过挤压固定,使两排带有小圆柱的金属杆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用于制备柔性太阳能电池栅线电极的装置,属于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包括柔性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柔性CIGS太阳能电池、高分子衬底电池等,在大面积生产过程中,电池正面的栅线电极制备非常重要,实际生产中,需要将银线布置在电池表面,保持间距一致,银线伸展,然后使用层压机使之固化,传统的过程是银线的间距只能通过目测或者简单的标定进行距离的把控,需要多次移动电池,银线的平直度很差,而且转移过程柔性衬底被弯折,电池有损伤,导电银线也会变得弯弯曲曲,而无法固定,严重影响了柔性衬底电池的性能。因而实际生产中良率不高,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良率是一个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简易,方便的,低成本高良率的栅线电极布置装置,可以保持银线的距离,同时还可以避免多次移动柔性电池,而且在层压的过程中也可以直接放入,该装置简单可靠,避免了多次取放柔性太阳能电池片的过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良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提供了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栅线电极制备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带有吸片功能的金属板。加工出一个长180mm,宽156mm的金属板,厚度2~5cm。金属板上有直径为2mm的小孔,孔间距为2cm,金属板为空心结构,留有真空泵接口,可进行抽气。吸片装置通过一个表面有小孔的中空金属板实现,通过一个小型真空泵实现柔性太阳能电池平铺在装置上。为保证后续热处理工艺的进行,中空金属内部均匀的布置铜板,并且与上下表面良好接触。通过一个螺丝钉来固定位置。
2、栅线缠绕装置。装置有金属板做成,上面带有螺纹,两侧的螺丝旋钮的松和紧可以固定两侧两排的金属杆与水平位置之前的角度。用于固定拉紧银线,左边卡槽12个,右边卡槽13个,左边卡槽位置与右边第一和第二个卡槽中间位置平行,这样保证了每一个封装的栅线间距都一样。电池封装的栅线间距可以根据卡槽间距而定,卡槽间距通过摘出或添加卡钉个数来进行调整,此方法方便、快捷。该装置也可以根据柔性电池的面积来进行放大和缩小设计。
3.恒温加热器。恒温加热器为热压机,用以固化太阳能电池的表面栅线。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制备的柔性太阳能电池栅线电极通过一步法完成。使用本发明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具备以下优势:1)本发明的保证了柔性薄膜太阳电池正面栅线栅线接触性,不仅完整而且美观,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电池的可靠性;2)本发明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的正面铺展栅线,电流的收集全部由具有相同间距平直的栅线完成,减少了电池的来回移动,保证了良好的导电性,提高了电池的转换效率;3)本发明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的生产工序简单,减小了电池移动的次数,减少取放过程中栅线的弯曲和转移,可直接集成于现有的“卷对卷”柔性电池栅线的封装中,易于实现产业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栅线布置三维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栅线布置三维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俯视示意图;
图4.装置实物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列举以下实施实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24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异质结雪崩光电二极管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石墨舟饱和工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