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控祛斑洗面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41785.2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6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君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君君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K8/9728;A61K8/37;A61K8/41;A61K8/34;A61K8/92;A61K8/49;A61K8/46;A61Q19/10;A61Q19/00;A61Q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面奶 油控 祛斑 皮肤 制备 单硬脂酸甘油脂 烷基苯磺酸钠 棕榈酸异丙脂 红枣提取液 三乙醇胺 黑木耳 甘油 丙二醇 离子水 脂肪醇 斑块 保湿 氮酮 控油 去除 光滑 肌肤 溢出 淡化 清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控祛斑洗面奶,尤指一种油控祛斑洗面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油控祛斑洗面奶主要由以下原材料组成:单硬脂酸甘油脂、棕榈酸异丙脂、甘油、黑木耳红枣提取液、离子水、18脂肪醇、氮酮、丙二醇、三乙醇胺、烷基苯磺酸钠。本发明的洗面奶可以有效的淡化面部斑块,同时在清洁的过程中还可以去除皮肤溢出的油脂,并且可以长时间的控油、保湿、留住肌肤水分,使皮肤洁静光滑富有弹性,有效的改善皮肤外油内干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油控祛斑洗面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洗面奶如洗面奶主要是由比较单一的表面活性剂复配合成的
保湿剂制成,从而达到去污的目的。由于使用了大量的表面活性剂,容易造成皮肤表皮过分
脱脂,从而使皮肤比较干燥、泛油、长斑,更严重的会导致对皮肤的不可逆性损害,且功能单一,无法满足使用者对皮肤保养的多种功效的需求。
爱美是人之天性,因此各种预防和治疗黄褐斑的产品应运而生,但是,现有市场上的洗面产品中,为达到某些特定功效刻意添加大量的金属和非金属,短期使用会有改善,但如若长期使用,不但达不到祛斑的效果反而会引起色素过度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皮肤生屑、肤色变得暗紫,并伴有烧灼感、有触疼等,重者甚至对人体造成危害。
面部油腻泛光。造成皮肤出油,一方面是因为夏季气温较高,气温每升高1℃,皮肤油脂的分泌就会增加10% ;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温、空调、擦汗、室内外温差大等,使皮肤的水分大量流失,皮肤的天然保护屏障——水脂膜出现了“漏洞”,从而刺激油脂腺更多地分泌油脂,来填补“漏洞”,令皮肤更油。如果不能及时地补水,就会使多油的状况愈演愈烈,导致外油内干。长期的外油内干会使皮肤既饱受多油造成的毛孔粗大、黑头、痘痘增多等困扰,又会出现多发生于干性皮肤的细纹、皮屑、血管肿胀乃至红血丝 、皮肤日渐脆弱而敏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控油、保湿、祛斑的洗面奶,改善皮肤外油内干的状态。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祛痘美白洗面奶,配方中各原料的质量分数如下:
单硬脂酸甘油脂 4-8份、棕榈酸异丙脂1.5-3份、三乙醇胺 5-10份、甘油 5-10份、黑木耳红枣提取液10-15份、蜂蜡2-5份、去离子水3-7份、18脂肪醇15-20份、氮酮1-2份、丙二醇5-10份、烷基苯磺酸钠3-5份。
将单硬脂酸甘油脂1-8份、棕榈酸异丙脂1.5-3份、三乙醇胺5-10份、甘油5-10份、黑木耳红枣提取液10-15份和去离子水3-7份混合,加入搅拌锅中,搅拌加热至50-60℃,使其融化,搅拌均匀,溶解完全后,备用。
将18脂肪醇15-20份、氮酮1-2份、丙二醇5-10份、烷基苯磺酸钠3-5份。加入第二个搅拌锅中搅拌,搅拌5分钟至均质,继续搅拌降温至50℃。再加入蜂蜡,降温至36℃时停止搅拌,出料。用均质机均质后分装。
本发明所述的黑木耳红枣提取液其制备方法如下:将1 份黑木耳浸泡于20 份水中4-6h,然后将1 份泡好的黑木耳与2 份去核干红枣置于20 份水中,加热至90-100℃,并在此温度下煮2-3h,降温至25-30℃ ;滤去黑木耳红枣,并用300 目筛绢过滤剩余液体得黑木耳红枣提取液。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黑木耳红枣提取液,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没有任何添加物,纯天然、无公害,可长期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君君,未经陈君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17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