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及UPFC的含风电电力系统的ATC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41017.7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5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刘建坤;陈静;李群;卫志农;孙国强;臧海祥;张清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6 | 分类号: | H02J3/06;G06Q10/04;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闫方圆,董建林 |
地址: | 2111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pfc 含风电 电力系统 atc 计算方法 | ||
1.一种计及UPFC的含风电电力系统的ATC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获得电力系统的初始网络参数;
步骤(B),建立UPFC等效功率注入模型;
步骤(C),建立含UPFC等效功率注入模型的ATC计算优化模型;
步骤(D),计算预测风速下的ATC初值,将其代入ATC计算公式,得到的结果作为基准值存储;
步骤(E),当ATC计算优化模型的优化结果偏离基准值时,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存在两种选择方案,以风速波动量最大为目标函数的风险规避策略和以风速波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的风险偏好策略,通过两种选择方案分别计算,形成两种策略结果;
步骤(F),根据两种策略计算结果,确定UPFC的控制策略,提高可用输电能力,使ATC值受风力波动影响降低;
步骤(G),改变ATC的预设目标值,转到步骤(E)-步骤(F),重新计算得出UPFC控制策略,进一步提高可用输电能力,使ATC值受风力波动影响降低,直至ATC值超出电力系统运行约束,并输出ATC值的计算结果,
其中,步骤(C),建立含UPFC等效功率注入模型的ATC计算优化模型,包括目标函数、增加UPFC后的等式约束和增加UPFC后的不等式约束,
目标函数f1:
其中,SR为有功负荷、Pdi为节点i的有功负荷SR的受电区域;
增加UPFC后的等式约束:
PIc+PEc=0
其中,n为电力系统的节点数;Pi、Qi分别为注入节点i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Pj、Qj分别为注入节点j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分别为UPFC等效功率注入模型注入节点i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分别表UPFC等效功率注入模型注入节点j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PIc为并联电流源从系统中吸收的有功功率;PEc为串联电压源向系统注入的有功功率;Vi为UPFC并联侧所连节点i的电压幅值;Vj为UPFC串联侧所连节点j的电压幅值;Vk为与节点i所连节点的电压幅值;Gik、Bik分别为节点导纳矩阵的第i行、第k列的实部与虚部;Gjk、Bjk分别为节点导纳矩阵的第j行、第k列的实部与虚部;θik为节点i、节点k的电压相角差;θjk为节点j、节点k的电压相角差;
增加UPFC后的不等式约束:包括发电容量约束、负荷容量约束、节点电压约束及线路热极限约束、静态安全性约束、UPFC的串联电压源和并联电流源的幅值和相角约束;
步骤(D),计算预测风速下的ATC初值,将其代入ATC计算公式,得到的结果作为基准值存储,所述ATC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其中,以预测风速下ATC值最大为目标的目标函数、为不确定量的预测值x是决策变量;等式约束、为不等式约束;g分别为不等式约束上、下限;
步骤(E),以风速波动量最大为目标函数的风险规避策略,如下式所示,
max ζ
PW=PWf(1-ζ)
以风速波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的风险偏好策略,如下式所示,
min ζ
PW=PWf(1+ζ)
其中,ζ为不确定量与预测值的偏差量,称为不确定半径、min ζ为不确定最小半径、max ζ为不确定最大半径;ATCb为风电场出力在预测值下的ATC;为决策者设定的参数、PW为实际可调度风功率、PWf为预测风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河海大学,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101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