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枢轴模块及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40472.5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1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育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9 | 代理人: | 严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汐***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枢轴 模块 组装 方法 | ||
一种枢轴模块及组装方法。该枢轴模块包括第一、第二及第三运动件、连动组件及转轴组;第二运动件连接于第一运动件与第三运动件之间且具有推动部;连动组件包括连动件;转轴组包括第一、第二转轴及传动组件,第一与第二转轴共轴且分别连接连动件及第三运动件,传动组件连接于第一与第二转轴之间,第一及第二运动件枢接于转轴组,弹性件连接于连动件与转轴组之间,当第二运动件以第一角速度相对于第一运动件从第一状态往第二状态转动增加第一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时,第二运动件藉由推动部抵顶连动件以使连动件藉由转轴组驱动第三运动件以第二角速度同步地相对于第一运动件转动。本发明使电子装置的倾角可自由且独立地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枢轴模块及组装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单轴转轴组的枢轴模块及其部分构件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平板计算机(tabletPC)具有重量轻、便于携带的优点,已逐渐普及于消费市场。为了让使用者能够藉由实体键盘对平板计算机进行输入,平板计算机可插接于具有键盘模块的扩充底座,而成为类似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形式。
承上,平板计算机的重量一般来说大于其扩充底座的重量,如此易导致整体结构重心不稳。虽增加扩充底座的重量可解决所述重心不稳的问题,然而此举将使平板计算机及其扩充座丧失重量轻的优点。此外,一些扩充座设有支撑结构以支撑平板计算机,用以解决所述重心不稳的问题,然而扩充座的支撑结构一般仅能针对特定倾角对平板计算机进行支撑,使用者无法依需求将平板计算机调整为任意倾角。再者,一些平板计算机本身设有脚架以进行支撑,用以解决所述重心不稳的问题,然而平板计算机的脚架的支撑面积一般较小,若置于使用者大腿上易造成不适,且平板计算机的倾角因设于其背面的脚架而受到限制。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枢轴模块及组装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枢轴模块,可自由地调整电子装置的倾角,且可避免脚架置于使用者大腿时造成使用者不适。
本发明的枢轴模块包括一第一运动件、一第二运动件、一第三运动件、一连动组件及一转轴组。第二运动件连接于第一运动件与第三运动件之间且具有一推动部。连动组件包括一连动件。转轴组包括一第一转轴、一第二转轴及一传动组件。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共轴且分别连接连动件及第三运动件。传动组件连接于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第一运动件及第二运动件枢接于转轴组。当第二运动件以一第一角速度相对于第一运动件从一第一操作状态往一第二操作状态转动而增加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时,第二运动件藉由推动部抵顶连动件,以使连动件藉由转轴组驱动第三运动件以一第二角速度同步地相对于第一运动件转动。
本发明的枢轴模块包括:一第一运动件、一第二运动件及一第三运动件,该第二运动件连接于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三运动件之间且具有一推动部;一连动组件,该连动组件包括一连动件;以及一转轴组,该转轴组包括一第一转轴、一第二转轴及一传动组件,其中该第一转轴与该第二转轴共轴且分别连接该连动件及该第三运动件,该传动组件连接于该第一转轴与该第二转轴之间,该第一运动件及该第二运动件枢接于该转轴组,该弹性件连接于该连动件与该转轴组之间,其中当该第二运动件以一第一角速度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从一第一操作状态往一第二操作状态转动而增加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二运动件的夹角时,该第二运动件藉由该推动部抵顶该连动件,以使该连动件藉由该转轴组驱动该第三运动件以一第二角速度同步地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运动件具有一第一止挡部,当第二运动件转动至第二操作状态时,第一止挡部止挡连动件而阻止连动件继续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动组件包括一弹性件,弹性件连接于连动件与转轴组之间,当第二运动件从第二操作状态相对于第一运动件继续转动时,第二运动件抵抗弹性件的弹性力而藉由推动部推动连动件沿转轴组移动,且第二运动件往一第三操作状态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04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