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动态孔径的SAR虚假目标干扰抑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40047.6 | 申请日: | 2016-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2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博;黄磊;张亮;廖斌;何春龙;张沛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36 | 分类号: | G01S7/36;G01S13/9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动态 孔径 sar 虚假 目标 干扰 抑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动态孔径的SAR虚假目标干扰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获取真实SAR场景回波与欺骗干扰的混合数据,对混合数据进行校正处理后生成成像场景的数据矩阵,根据SAR系统参数生成去调频的参考信号;
B、数据矩阵中的一个距离单元与参考信号逐点相乘后生成去调频的信号,对去调频的信号进行成像处理,生成方位一维像,根据方位一维像的局部峰值位置,生成待估计的目标点位置集合;
C、根据预先设置的动态孔径窗对去调频的信号进行提取,并进行去调频成像处理,生成动态孔径成像结果;提取动态孔径成像结果及目标点位置集合对应位置的数据幅度,生成动态观测矩阵;
D、分别计算真实目标点与虚假目标点的幅度损失系数,构造观测表征矩阵,根据表征矩阵与动态观测矩阵进行最小化问题求解后,得到分离的真实目标点向量对应的真实方位一维像和虚假目标点向量对应的虚假方位一维像;
E、根据目标点位置集合将向量中的元素分别对真实方位一维像和虚假方位一维像中对应的点进行赋值;
F、对数据矩阵不同距离单元内的方位一维像重复上述步骤B、步骤C、步骤D、步骤E,分别得到重构后的真实目标二维图像和虚假目标二维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孔径的SAR虚假目标干扰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步骤:
A1、获取真实SAR场景回波与SAR欺骗干扰的混合数据,进行去载波、距离压缩、距离徙动校正处理后,生成K×L维成像场景的数据矩阵,记为s(tr,ta),数据矩阵中列方向表示距离维,行方向表示方位维,tr为距离向快时间,ta为方位向慢时间;
A2、根据SAR系统参数生成方位维去调频处理的参考信号,记为s0(ta);具体为:
其中fdc为多普勒中心频率,γ为多普勒调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动态孔径的SAR虚假目标干扰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为步骤:
B1、获取数据矩阵s(tr,ta)中第k个距离单元的数据sk(ta),与参考信号s0(ta)逐点相乘后生成去调频的信号sDk(ta);
其中aa(·)指雷达信号的方位向包络,由雷达的天线方向图决定,σ表示目标点的散射系数,τ表示目标点的方位向延时,Rk表示第k个距离单元到雷达的距离,λ为雷达信号的波长;B2、对sDk(ta)进行傅里叶变换,生成包含真实目标点与虚假目标点的方位一维像Ik(fa);
其中表示傅里叶变换;
B3、获取Ik(fa)的局部峰值位置,生成待估计的目标点位置集合Df。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动态孔径的SAR虚假目标干扰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步骤:
C1、获取中心为ηp,宽度为T的动态孔径窗wp(ta)
C2、根据wp(ta)对sDk(ta)进行提取,提取后进行去调频成像处理,生成动态孔径成像结果Ikp(fa)
C3、对动态孔径成像结果Ikp(fa)中与目标点位置集合Df对应位置的数据幅度进行提取,存储为动态观测数据矩阵U的第p行;
C4、重复步骤C1、C2、C3,直至得到完整的动态观测矩阵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004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茶盘(直挂云帆济沧海)
- 下一篇:带滑动式盖子的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