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OPNET的异构网络端到端的QoS性能验证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6446.5 | 申请日: | 201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0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再见;邢青青;杨凌云;汤萍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H04L12/863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圣荣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opnet 网络 端到端 qos 性能 验证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适用于网络测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OPNET的异构网络端到端的QoS性能验证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配置网络节点和整个网络的性能评估量及业务配置参数;业务发送端根据业务配置参数构建业务流,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发送业务流;业务流经交换机转发至IPv6下的DiffServ网络及WLAN网络,网络按WFQ算法安排业务流的调度顺序;对应的业务接收端接业务流;查询各个网络节点及整个网络的性能评估量。本发明实施例通过OPENT仿真软件构建DiffServ网络及WLAN网络拓扑结构,基于该网络拓扑结构配置性能评估量及业务配置参数,业务发送端根据业务配置参数配置业务流,通过构建的网络发送至业务接收端,OPENT仿真软件自动对性能评估量进行监控,实现对网络性能的评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OPNET的异构网络端到端的QoS性能验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和多媒体通信技术的进步,IP网络的服务质量(QoS)已经变得极为重要。由于不同类型的业务具有不同的业务特性和服务质量要求,需要网络能够提供相应的机制,使其能够在高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保证不同类型业务的QoS。目前主要的QoS体系结构有两种:集成服务(InterServ)和区分服务(DiffServ)。InterServ面向动态虚电路,依赖于网络流状态,复杂性高,可扩展性、鲁棒性和实现难度大,发展逐渐受阻;DiffServ业务模型定义了一种具有较高扩展性的QoS实现方法,改变了网络处理不同业务类流量的方式,具有伸缩性较好以及容易实现等优点,是Internet QoS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Internet的扩展和新应用的不断推出,IPv4网络在地址空间紧缺、端到端网络的安全等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局限性,因此IETF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IPv6协议的推荐版本,IPv6作为替代IPv4的下一代网络被逐步推进普及。IPv6不仅具有全新的报文结构、巨大的地址空间和全新的地址配置方式,同时也为QoS机制提供了更好支持。
在仿真软件进行参数测量目的是用测量手段取得网络的性能和QoS指标,网络的QoS管理、维护、控制和计费都需要QoS参数测量的支持,而现有的在IPV6下的端到端网络性能验证都是在单一网络环境中进行的,而未来通过网络传输一个端到端的业务需要跨越多个不同的网络类型,因此,对于单一网络环境中进行的在IPV6下的端到端网络性能验证不具备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OPNET的异构网络端到端的QoS性能验证方法,旨在解决对于单一网络环境中进行的在IPV6下的端到端网络性能验证不具备实用性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OPENT的异构网络端到端的Qos性能验证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配置网络节点和整个网络的性能评估量、及配置业务发送端的业务配置参数;
S2.业务发送端根据所述业务配置参数构建业务流,以对应的业务接收端为目标地址,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发送所述业务流;
S3.所述业务流经过交换机转发至IPv6下的DiffServ网络及WLAN网络,所述DiffServ网络及所述WLAN网络按WFQ加权公平排队算法安排所述业务流的调度顺序;
S4.所述业务接收端接收对应业务发送端发送的业务流;
S5.查询各个网络节点及整个网络的性能评估量。
本发明提供另一基于OPNET的异构网络端到端的QoS性能验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仿真配置模块、业务接收端、异构网络及业务发送端;
所述仿真配置模块包括性能评估量配置单元、业务参数配置单元、及性能评估量查询单元;
所述性能评估量配置单元用于配置网络节点和整个网络的性能评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64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