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零碳排放化石燃料发电方法及装置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36434.2 | 申请日: | 201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3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彭斯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斯干 |
主分类号: | H01M8/06 | 分类号: | H01M8/06;H01M8/04;C01B32/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洪***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放 化石 燃料 发电 方法 装置 系统 | ||
1.一种零碳排放化石燃料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进行地质勘探选定二氧化碳封存层,在选定的二氧化碳封存层上方场地布置化石燃料发电厂,在该发电厂中对化石燃料进行鼓入氧气的富氧燃烧发电,产生电能和富含二氧化碳烟气,所产生的电能对外输送,所产生的富含二氧化碳烟气就地注入二氧化碳封存层;所述就地注入二氧化碳封存层的方法,是使富含二氧化碳烟气的产生地点,与二氧化碳封存层的二氧化碳注入地点,两个地点之间水平距离接近的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碳排放化石燃料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产生的富含二氧化碳烟气就地注入二氧化碳封存层,是二氧化碳的质量与烟气总质量之比大于50%,小于95%的富含二氧化碳的烟气就地注入二氧化碳封存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碳排放化石燃料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富含二氧化碳烟气的产生地点,与注入二氧化碳封存层的二氧化碳注入地点,两个地点之间水平距离接近的方法,是使两个地点之间水平距离小于100km的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碳排放化石燃料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的富含二氧化碳烟气就地注入二氧化碳封存层的方法,是产生的富含二氧化碳烟气就地注入地面下或海床下盐水层中实现二氧化碳封存的方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碳排放化石燃料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的富含二氧化碳烟气就地注入二氧化碳封存层的方法,是产生的富含二氧化碳烟气就地注入地面下或海床下的油气田中实现二氧化碳封存,并提高油气采收率的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碳排放化石燃料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富含二氧化碳烟气就地注入二氧化碳封存层的方法,是将富含二氧化碳烟气经由抗腐蚀性设施和管道注入二氧化碳封存层的方法,和/或将富含二氧化碳烟气进行海水洗涤脱除腐蚀性硫氧化物后注入二氧化碳封存层的方法。
7.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零碳排放化石燃料发电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产生富碳烟气的富氧燃烧动力单元(1),和二氧化碳封存层(8),该富氧燃烧动力单元(1)联接有:化石燃料输入单元(2),发变电单元(3),动力冷却单元(4),制氧单元(5),以及富碳烟气净化增压储气单元(6);该富碳烟气净化增压储气单元(6)的储气单元出口(6.1),与流通含有50%~95%二氧化碳烟气的水平长度(7.3)近零的富碳烟气输送管(7)的输送管入口(7.1)相联通,富碳烟气输送管(7)的输送管出口(7.2)与二氧化碳封存层(8)相联通,所述的水平长度(7.3)近零是富氧燃烧动力单元(1)的中心线到富碳烟气输送管(7)的输送管出口(7.2)中心的水平尺寸近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零碳排放化石燃料发电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长度(7.3)近零的富碳烟气输送管(7),是富氧燃烧动力单元(1)的中心线到富碳烟气输送管(7)的输送管出口(7.2)中心的水平尺寸小于50km的富碳烟气输送管(7)。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零碳排放化石燃料发电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长度(7.3)近零的富碳烟气输送管(7),是富氧燃烧动力单元(1)的中心线到富碳烟气输送管(7)的输送管出口(7.2)中心的水平尺寸小于2km的富碳烟气输送管(7)。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零碳排放化石燃料发电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冷却单元(4)包括冷却水泵和/或冷却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斯干,未经彭斯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64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