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线成型后的定型架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33438.5 | 申请日: | 2016-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1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彩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光大机械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88 | 分类号: | B29C47/88;B25H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余青 |
地址: | 400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 边框支架 定型架 交换腔 成型 出水管 进水管 定型 相通 等间距平行排列 支架技术领域 管线加工 时间缩短 轴承安装 辊两端 左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线成型后的定型架,属于支架技术领域,包括边框支架,在边框支架上设置有自由转动且呈前后等间距平行排列的若干根热交换辊,热交换辊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边框支架上,每根热交换辊内设置有交换腔,在边框支架右侧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与每根热交换辊右端连接且与交换腔相通,在边框支架左侧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与每根热交换辊左端连接且与交换腔相通。通过本发明所述的管线成型后的定型架,其结构简单,定型时间缩短至2‑3小时,有效的控制了管线定型时的空间占居大小,方便了管线加工后存放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线成型后的定型架,属于支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腐蚀性液体输送管道使用过程中容易被腐蚀,使用寿命有限,需要经常进行更换,同时,在外力作用下容易产生变形,强度不够,抗冲击性能差,在液体输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噪音,申请人于2015年12年16日申请了同日申请专利,其中发明申请号为201521052340.5,名称为一种抗压保护层,本设计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在生产时,管壁很厚,也很重,给运输施工带来很大不便。
为此申请也设计出一套瓦棱结构组成的金属管,但在成型时,采用传统的方式下午自然冷却定型所需时间很长,如,一根12米长的管子,直径为100mm,大约需要10个小时左右,这样的冷却速度不利于管线加工的存放,其定型空间占居太大,比以前多0.5倍左右的空间占居。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线成型后的定型架,其结构简单,定型时间缩短至2-3小时,有效的控制了管线定型时的空间占居大小,方便了管线加工后存放工作。
本发明所述的管线成型后的定型架,包括边框支架,在边框支架上设置有自由转动且呈前后等间距平行排列的若干根热交换辊,其特征在于:热交换辊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边框支架上,每根热交换辊内设置有交换腔,在边框支架右侧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与每根热交换辊右端连接且与交换腔相通,在边框支架左侧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与每根热交换辊左端连接且与交换腔相通。
进一步,所述相邻热交换辊之间的间距为10cm-30cm。此尺寸的限定可以确保热交换辊的热交换效果,确保管线的定型时间,同时还能合理控制成本。
进一步,所述热交换辊下方设置有左右等间距平等排列的若干根加强杆,加强杆紧贴热交换辊底部。有效的防止了热交换辊向下弯曲变形。
进一步,所述相邻加强杆之间的间距为30cm-50cm。此尺寸的限定可以进一步确保避免热交换辊向下弯曲变形的同时合理控制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发明所述的管线成型后的定型架,其结构简单,定型时间缩短至2-3小时,有效的控制了管线定型时的空间占居大小,方便了管线加工后存放工作。
在热交换辊尺寸的限定可以确保热交换辊的热交换效果,确保管线的定型时间,同时还能合理控制成本;在加强杆及其相邻尺寸的限定下进一步确保了避免热交换辊向下弯曲变形的同时合理控制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 2、加强杆 3、交换腔 4、边框支架 5、轴承 6、热交换辊 7、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光大机械厂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光大机械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34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