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能系统接触器粘连检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611032471.6 | 申请日: | 2016-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1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赋;任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林少波 |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接触器 粘连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系统的接触器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储能系统接触器粘连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储能系统中,电池组进行充放电中发生保护或者异常时,需要接触器切断充放电回路,以保护电池组以及储能系统,保护或者异常解除时,需要接触器闭合充放电回路。接触器属于机械器件,在充放电电流较大的情况下,切断或者闭合接触器容易发生接触器触点烧结粘连的问题,接触器粘连失效将直接导致储能系统无法正常切断充放电回路,最终导致储能系统电池组受损。所以储能系统中接触器的粘连检测尤为重要。
然而,目前储能系统的接触器粘连检测技术存在缺点,例如:
通过检测接触器辅助触点的状态来判断接触器是否粘连。部分接触器具有与主触点同步动作存在直接机械关联的辅助触点,在接触器使用之初,检测辅助触点判断主触点是否粘连十分有效,但是随着接触器的持续使用,机械器件的磨损、触点接触面的耗损等因素,辅助触点与主触点之间的机械关联度下降,通过检测辅助触点判断主触点是否粘连的可靠性也随之下降。
通过检测接触器功率回路两端的电势差判断接触器是否粘连。储能系统接触器主触点一端接电池组总正或者总负段,另外一端接负载/充电器的总正或者总负端,当接触器闭合时,接触器主触点两端的电势差等于零,当接触器断开时,接触器主触点两端的存在一定的电势差,则通过此电势差则可判断接触器是否粘连。此种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检测接触器功率线两端电势差,需要增加检测电势差的参考地与两路电压检测电路,并且参考地与接触器功率线之间为高压,电势差的检测涉及到高电压检测电路,增加了接触器粘连检测的复杂度与硬件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储能系统接触器粘连检测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储能系统接触器粘连检测装置,包括:接触器、检测执行模块、检测输出模块及检测控制中心;
所述接触器与所述检测执行模块的检测输入端连接,所述检测执行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检测输出模块的检测输入端连接,所述检测执行模块的控制输入端与所述检测输出模块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检测输出模块的检测输出端与所述检测控制中心的检测输入端连接,所述检测输出模块的控制输入端与所述检测控制中心的控制输出端连接;
当所述检测执行模块检测到所述接触器断开时,输出接触器断开信号给所述检测输出模块,所述检测输出模块的检测输出端输出低电平给所述检测控制中心;当所述检测执行模块检测到所述接触器闭合时,输出接触器闭合信号给所述检测输出模块,所述检测输出模块的检测输出端输出高电平给所述检测控制中心。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检测执行模块包括DCDC隔离单元及与所述DCDC隔离单元串联的光电耦合单元;
所述DCDC隔离单元的控制输入端与所述检测输出模块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检测输出模块的检测输入端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DCDC隔离单元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光电耦合单元的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单元的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接触器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接触器的第一端口与所述DCDC隔离单元的负极输出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检测输出模块包括使能控制单元,所述使能控制单元的使能输入端与所述检测控制中心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使能控制单元的使能输出端与所述DCDC隔离单元的使能输入端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检测输出模块还包括状态输出单元,所述状态输出单元的检测输入端与所述光电耦合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状态输出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测控制中心的检测输入端。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使能控制单元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二供电电源、第二滤波电容、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及第八电阻;
所述第二MOS管的G极与所述测控制中心的输出控制端连接,D极经第七电阻与所述第一MOS管的G极连接,S极分别与所述DCDC隔离单元的负极输入端和地连接,D极与其S极之间跨接第八电阻;所述第一MOS管的D极与所述DCDC隔离单元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S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S极与其G极之间跨接第六电阻。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状态输出单元包括第五电阻、第三滤波电容及第一供电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24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婴儿水床
- 下一篇:铁床(BD‑5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