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现浇箱梁侧模支撑的方法及其采用的箱梁模板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2240.5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8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光;刘建军;张凌国;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李余江 |
地址: | 550003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模支撑 工字钢 支撑装置 现浇箱梁 箱梁模板 装置形成 支撑箱 支架 浇筑混凝土 对称作用 连接固定 梁翼缘板 三角受力 箱梁底模 箱梁腹板 布设 底模板 梁侧模 梁模板 水平力 侧模 受力 支撑 种箱 对称 变形 稳固 传递 施工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浇箱梁侧模支撑的方法及其采用的箱梁模板支撑装置,它是在箱梁底模下布设支撑在支架上的工字钢(13),箱梁腹板两侧使用一种箱梁模板支撑装置(12)与工字钢(13)连接固定对称受力支撑箱梁侧模;利用搭设在工字钢(13)上的立撑支杆(14)支撑箱梁翼缘板底模板。本发明采用的利用新型侧模支撑装置形成的支撑体系,浇筑混凝土时水平力对称作用在工字钢上而不传递至支架中,施工更安全。同时新型侧模支撑装置形成的三角受力体系稳固能有效避免侧模变形,提高工程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施工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现浇箱梁侧模支撑的方法及其采用的一种新型箱梁模板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桥梁工程现浇箱梁施工中,常见箱梁的侧模支撑都是采用钢管斜撑固定。而钢管斜撑难以固定,容易发生位移,浇筑混凝土时箱梁侧模容易发生变形,影响混凝土成品质量。
使用斜撑使得浇筑混凝土时的侧向压力对支架体系形成了侧向的水平力,容易导致支架失稳而造成坍塌事故,而且拆卸安装比较麻烦,导致安全隐患。
因此拆卸安装简单,保证施工安全、质量的侧模支撑方法及其支撑装置,是现浇箱梁施工中十分必要的。因此,现有技术中急需一种方便、有效的箱梁侧模板支撑方法及其支撑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浇箱梁侧模支撑的方法及其采用的一种新型箱梁模板支撑装置,该方法及其装置采用一种新型箱梁模板支撑装置与搭设在支架上的工字钢连接成受力平衡的侧模稳定支撑体系,提高现浇箱梁施工质量与安全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首先,本发明提出了这样一种现浇箱梁侧模支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箱梁底模下布设支撑在支架上的工字钢,箱梁腹板两侧使用一种箱梁模板支撑装置与工字钢连接固定对称受力支撑箱梁侧模;利用搭设在工字钢上的立撑支杆支撑箱梁翼缘板底模板。
具体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箱梁底板支架上布设超出箱梁翼缘板100~150mm的工字钢;使用箱梁模板支撑装置在箱梁腹板两侧与工字钢固定,并根据箱梁高度调节支撑高度;在工字钢两侧布设支撑立杆用于支撑箱梁翼缘板底模;然后安装箱梁模板,两侧对称浇筑箱梁混凝土。
其次,本发明还提出了该方法采用的新型箱梁模板支撑装置:该装置由竖向支撑部件和斜向支撑部件组成,竖向支撑部件和斜向支撑部件与箱梁底模下布设支撑在支架上的工字钢构成了直角三角形结构,其中,斜向支撑部件为该直角三角形结构的斜边;所述竖向支撑部件包括叠合设置的工字钢制件和可升降钢板,工字钢制件底部固定在所述工字钢上,在工字钢制件上设有至少两个调节螺栓,在可升降钢板的纵向中线设有调节卡槽,调节螺栓穿过调节卡槽将可升降钢板贴压在工字钢制件上;所述斜向支撑部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工字钢制件的顶部侧面,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工字钢上。
其中,所述斜向支撑部件包括可伸缩支撑,所述可伸缩支撑两端各通过一个可调螺栓连接一个焊接件,其中一个焊接件连接在工字钢制件的顶部侧面,另一个焊接件与一个贴合工字钢焊接件固定连接,该贴合工字钢焊接件通过U型螺栓固定在工字钢上。
进一步的,所述工字钢制件的底部设有螺栓连接件,该螺栓连接件与一个贴合工字钢焊接件固定连接,该贴合工字钢焊接件通过U型螺栓固定在工字钢上。
进一步的,所述可升降钢板顶部连接一个工字钢焊接件用于上托箱梁翼缘板工字钢。
本发明的这种装置主体为钢结构,使用工字钢制件与一块可升降钢板相连,可升降钢板上设有可调螺栓与调节钢板用于调节支撑高度,可升降钢板底部焊接一个工字钢制件用于上托箱梁翼缘板。侧面使用焊接件与可调螺栓连接一个可伸缩支撑,在底部焊接钢构件连接一个U型螺栓用于与工字钢固定,最终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22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化硅宝石的生长方法
- 下一篇:延性加气混凝土砌块组合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