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连续墙分幅连接效应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31120.3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9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田田;胡建伟;姚小波;杨慧之;官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8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连续 墙分幅 连接 效应 计算方法 | ||
1.一种地下连续墙分幅连接效应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连续墙分幅连接效应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地下连续墙槽段间连接接头构造形式,判断地下连续墙幅与幅之间的应力传递关系,包括既能传递剪力又能传递弯矩的接头形式、只能传递剪力不能传递弯矩的接头形式和既不能传递剪力又不能传递弯矩的接头形式;
S2、根据地下连续墙槽段间应力传递关系,选择接头效应的计算方法;
S3、基于三维计算分析,得到考虑连接效应的地下连续墙变形和受力,为地下连续墙配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连续墙分幅连接效应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分步骤:
S11、当地下连续墙槽段间连接接头构造形式为锁口管接头时,接头既不能传递剪力又不能传递弯矩,采用非节点公用计算方法;
S12、当地下连续墙槽段间连接接头构造形式为十字板接头时,接头只能传递剪力不能传递弯矩,采用连接单元计算方法;
S13、当地下连续墙槽段间连接接头构造形式为承插式接头时,接头既能传递剪力又能传递弯矩,亦采用连接单元计算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地下连续墙分幅连接效应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节点公用计算方法如下:
相邻的槽段上位于同一位置的两点处于自由状态,可以发生相互错动变形和扭转变形,互不影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地下连续墙分幅连接效应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计算方法如下:
设m、n为相邻的槽段上位于同一位置的两点;
Δx=xm-xn;Δy=ym-yn;Δz=zm-zn;
其中,xm为m在X轴方向上的坐标,ym为m在Y轴方向上的坐标,zm为m在Z轴方向上的坐标,xn为n在X轴方向上的坐标,yn为n在Y轴方向上的坐标,zn为n在Z轴方向上的坐标,β为相邻槽段间沿Y轴的转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地下连续墙分幅连接效应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地下连续墙槽段间连接接头构造形式为十字板接头时,Δx=Δy=Δz=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地下连续墙分幅连接效应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地下连续墙槽段间连接接头构造形式为承插式接头时,Δx=Δy=Δz=0,β=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112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