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持久饲料防霉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30926.0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8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汪逸凡;徐越;薛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逸凡 |
主分类号: | A23L3/3472 | 分类号: | A23L3/3472;A23L3/3508;A23L3/35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持久 饲料 防霉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持久饲料防霉剂的制备方法,属于饲料添加剂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研究,全世界每年平均损失的饲料约为总产量的20%,而其中一半以上是由于饲料霉变所致。饲料霉烂变质后,除不能直接利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外,畜禽食用了霉烂变质饲料后还使其蓄积中毒,甚至死亡,给生产、经营饲料的企业及养殖企业或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同时,霉菌毒素在畜产品中的残留,给人体健康也带来极大的威胁。饲料被霉菌及霉菌毒素污染已成为饲料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饲料防霉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以未电离分子的形式破坏微生物细胞及细胞膜或细胞内的酶,使霉菌中的酶蛋白失去活性而不能参与催化,以抑制微生物的增殖和毒素的产生,从而保护饲料的品质。目前防霉剂抑菌方式可分为2大类:一是缓释熏蒸作用抑菌,这类产品多采用载体吸附技术,对饲料产品包装密封要求严格,二是触杀灭菌。目前饲料中使用的防霉剂挥发性强受热损失大,防霉持续时间短,防霉效果不佳,对生产设备腐蚀性大,对生产人员健康危害性大,此外防霉剂抑菌范围具有专一性,不能有效遏制多种霉菌毒素的危害,为了达到较好的防霉效果,需要增加用量,还使饲料成本提高。因此,具有抑菌谱广且抑菌作用持效长久互补的绿色防霉剂的研究开发仍然是今后防霉剂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防霉剂抑菌防霉效果不佳、作用时间短、抑菌谱窄,挥发性强,受热损失大,还会腐蚀生产设备、危害生产人员健康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防霉性有机酸改性玉米芯和核桃壳得防霉基材,和贝壳、改性糊化玉米制备得天然持久饲料防霉剂,本发明先将玉米芯和核桃壳粉碎得混合粉末,用双乙酸钠、丙酸钙改性后得防霉基材,随后将贝壳煅烧后放入纱布进行改性备用,再将玉米淀粉、β-环糊精糊化后与蔗糖酯、山奈酚等混合,再将糊化物与防霉基材、纱布中的物质混合包裹后冷冻干燥,最后经研磨、包装,即可得到天然持久饲料防霉剂,本发明天然持久饲料防霉剂抑菌谱广,防霉持效长、效果明显,且生产使用时稳定性好,防霉剂不易挥发,不会对生产设备造成腐蚀,对人体无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分别称取200~300g玉米芯和100~200g核桃壳放入烘箱中,在100~105℃温度下干燥至恒重,干燥后加入粉碎机中粉碎,过80~100目筛分别得玉米芯粉末和核桃壳粉末,搅拌混合均匀后得混合粉末,将混合粉末按质量比1:10与水混合,搅拌混合后再加入5~10g双乙酸钠、10~12g丙酸钙,搅拌混合20~30min后抽滤得滤渣,并放入烘箱中,在70~80℃温度下干燥8~10h,得防霉基材,备用;
(2)称取200~300g贝壳,加入马弗炉中,升温至500~700℃煅烧30~40min,得煅烧物,放入纱布中进行包裹,包裹后悬挂在炭窑的出口处,在炭窑底部堆放1~2kg干燥的木头,并在木头表面堆放300~500g竹子,以10~15℃/min速率升温炭窑至700~800℃,热处理1~2h后取下包裹煅烧物的纱布,将纱布中的物质取出,得改性煅烧物备用;
(3)称取800~1000g玉米淀粉加入锅具中,并加入300~500g去离子水,加热至80~90℃,搅拌糊化30~50min后加入30~40gβ-环糊精,继续搅拌糊化20~30min,搅拌后冷却至50~60℃,依次加入1~3g蔗糖酯、2~4g山奈酚和3~4g甜菊糖苷,保温搅拌混合1~2h,搅拌后得糊化物;
(4)称取100~200g步骤(1)备用的防霉基材,和步骤(2)备用的改性煅烧物按质量比1:1混合得混合物,再按质量比1:2将混合物和上述糊化物混合,在600~700r/min转速下搅拌混合30~50min,搅拌混合后在-60~-50℃温度下冷冻干燥,得干燥物后放入研磨机中研磨,过100~120目筛,得粉末,并包装,即可得到天然持久饲料防霉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逸凡,未经汪逸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09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